英格兰vs德国冤案-英格兰vs德国冤案
世界杯历史上都有哪些让你难以忘怀的震撼瞬间?
哈拉德·舒马赫在1982年世界杯半决赛中与法国替补上场的后卫帕特里克·巴蒂斯顿相撞。双方相向争抢一个长传球时,巴蒂斯顿比舒马赫更先抢到了点,将球踢向了舒马赫的左后方的球门。舒马赫跳起并将他的双手举在空中,仿佛在尝试阻止球的前进,尽管球已经在他的身后。最终他扑向巴蒂斯顿,用臀部撞倒了对方,并且肩部碰到对方的下巴。 被撞后,巴蒂斯顿仰面倒地,不得动弹,他的两颗牙齿被撞断,椎骨也受到了损伤,他当场接受了输氧。事后,普拉蒂尼说他当时以为巴蒂斯顿已经死了,因为他没有脉搏并且脸色苍白。当值主裁,荷兰人查尔斯·科沃尔给予了德国一个门球,因为他认为巴蒂斯顿被撞时球已经出界。在加时赛后,为3:3,最后,德国凭借点球大战获得胜利,但德国最终在决赛不敌西欧另一劲旅意大利而无缘冠军。赛后,BBC评价这个判决为“世界上最差的判决”。
这届世界杯上有什么很明显的黑哨吗、饿,这是个任务。但我也想问问
黑哨 拉里昂达
比赛场次:1/8决赛英格兰1∶4德国、
小组赛澳大利亚2∶1塞尔维亚
“光荣”事迹:“英德之战”造成了世界杯最大误判,小组赛让塞尔维亚含冤出局
三十年后,兰帕德可以对他的孙子说:2010年,爷爷遇到了世界杯史上最大的误判,没有之一。八分之一决赛英德大战第38分钟,兰帕德的远射越过球门线足足有91厘米,但竟被主裁拉里昂达误判进球无效。法新社赛后称“这是本届世界杯,乃至世界杯史上最严重的误判!”如果说这个误判和1966年决赛那个球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么44年前只能算“疑案”,这一次是绝对的“冤案”。
塞尔维亚被淘汰,也是此君惹的祸。D组小组赛最后一轮,澳大利亚与塞尔维亚比赛第90分钟,维迪奇头球攻门打在卡希尔手上,裁判拉里昂达竟然熟视无睹拒绝判罚点球。当时塞尔维亚1:2落后,如果能凭借点球扳平的话,将力压加纳出线,但这一切幻想都被裁判抹杀了。拉里昂达可谓是本届世界杯的头号黑哨。
足球比赛里面球的整体越过门线指的是什么?
足球比赛里面球的整体越过门线指的是整个球越过球门线才算有效进球。
当球的整体从球门柱间及横梁下越过球门线,而此前未违反竞赛规则,即为进球得分。如此审慎定义只因足球实在太调皮了。除了那些直接与网窝亲密接触的情况,它有时打在横梁,触地反弹;有时击中门柱,来回躲闪;有时明明已经直奔门内而去,却被守门员挡了出来。
在你攻我守的混乱和胳膊大腿的丛林中,肉眼很难判断,这个圆咕隆咚却速度飞快的家伙,在某个瞬间到底“整体越过门线”了没。自打有了现代足球和它的规则体系,由此产生的冤错案就没断过。
1、1966年世纪悬案
在英德之间进行的决赛中,英格兰球员赫斯特在加时赛上的进球弹球门横梁砸下,边裁认定进球有效,但皮球是否真的越过了门线,至今也无准确的定论。
2、1986年门线冤案
巴西1比0击败西班牙的小组赛中,米歇尔禁区外凌空抽射,皮球打在横梁上弹地飞出,慢镜头显示皮球已经越过门线,但是主裁判却判罚了角球。
3、2010年兰帕德冤案
1/8决赛德国以4比1大胜英格兰,兰帕德的进球被判无效成为比赛转折点,这个球打在横梁上反弹进门再弹地飞出,录像显示皮球已整体过线。
扩展资料
为了确认球的整体是否越过门线,2014年巴西世界杯用了德国一家名为GoalControl的公司开发的球门线技术系统,每套系统耗资10多万欧元。
该系统利用14台高速摄像机向架设在球场顶部的数据间传送数码照片,经过对数据的分析再把结果传送到裁判所戴的特殊手表上,如果确定球过了门线,手表上就会显示“goal(进球)”。整个过程用时不足一秒钟。
GoalControl系统响应时间如此之快,一方面归功于观察球门的摄像机高达500次每秒的拍照速度,另外一方面是智能手表实时接收信号。GoalConrtol系统不仅时间分辨率高,而且空间分辨能力也很强,三维空间分辨率达到5毫米。
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卓越性能,使GoalControl系统具备及时响应的能力和可靠性,打败了英国的鹰眼和德国Adidas的Cairos GLT系统,通过了严格的国际足联审核。GoalContol公司是设备供应商,该门线设备使用前,需要由国际足联批准的公司安装。该设备虽然普通人就能操作,但是每场比赛仍需要2万多元的运营费。加上前期投入高,该门线系统短期内不会在经济落后地区拓展。
人民网--球门线上的公正
人民网--门线上的悬案,终于侦破了?
百度百科--门线技术
- 上一篇:31号亚运会赛程-亚运今天赛程
- 下一篇:绿城中甲赛程-绿城足球中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