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枯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比赛动态

文章内容

81年总决赛-1981赛季F1赛程

tamoadmin 2024-09-26
关于F1的问题F是FORMULA的缩写.即方程式.全称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锦标赛,1的解释就有很多了,可以理解为顶尖车手,顶级赛事,奖金等等. 整体说方程式的大小

关于F1的问题

81年总决赛-1981赛季F1赛程

F是FORMULA的缩写.即方程式.全称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锦标赛,1的解释就有很多了,可以理解为顶尖车手,顶级赛事,奖金等等.

整体说方程式的大小规格每个队都是一样,好比间距,长度,宽度等,所以可以很直接比较每个队的发动机的性能.

F1到底是什么?

这看起来是个傻问题,F1当然就是“一级方程式赛车”。

这个回答没错,但它为什么叫做“一级方程式赛车”呢?这需要从赛车运动的起源谈起,赛车运动起源于1894年,但在1900年以前这项运动对参赛车辆没有任何限制,这在现在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你如何想象奇瑞QQ和捍马越野车在同一赛道比赛?100年前的国际汽联(FIA)的前身组织也开始为这个问题头疼了,于是它开始尝试对参赛车辆进行分类和限制,早期的分类从各种角度进行过尝试,先后包括最大车重、耗油率、气缸半径等等,但效果都不理想,直到引进了气缸容量的概念才有了满意的效果。这就是“方程式(Formula)”的意思:一个对所有参赛车辆的限制标准。

如果你有足够的影响力可以召集比赛,那么你也可以设置一个“方程式(Formula)”,你可以规定参赛车的气缸容量和车身重量等等详细的标准,然后就可以为它取名叫做Formula Zhang或者Formula Wang;目前国际上有很多的Formula赛事,如Formula3000、Formula3、Formula1600、Formula Ford(Ford汽车公司支持的比赛)等,而Formula One(F1)是国际汽联(FIA)命名的最高级别赛事,它显然有比任何其他机构或个人更大的影响力。

第一场F1比赛诞生于1950年,经过50多年的发展,FIA规定的对赛车的要求早已超出了上世纪中叶以前简单的对汽车排量的要求,如今,它有细致到对汽车各个部件的苛刻要求,这些要求甚至包括专门针对赛车内的计算机程序和通讯设施的。FIA之所以制定如此详尽的标准,都是出于对比赛安全性的考虑,而F1老板和车手总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想尽一切办法巧妙的突破FIA制定的技术壁垒。如果我们翻看F1赛车的科技发展史,就会发现其实它也是各个车队与FIA之间的科技对抗史——千万不要认为FIA中只有大肚腩的官僚,它的技术实力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一支顶尖的车队!

格兰匹治

有一个词或许你在偶尔看赛车节目时会不时从解说员嘴里听到,这就是“格兰匹治”,电视解说员通常标准的说法是:某位车手在某项“格兰匹治”大赛中有过……的优异表现。

这个词会让你有如坠五里雾中的感觉吗?简单的说,它其实就是“大奖赛”、“锦标赛”的意思,英文是Grand Prix,简写为GP,“格兰匹治”是它的音译。

但是“格兰匹治”与普通的“大奖赛”、“锦标赛”还有一些区别,它只与在赛道上进行的车赛有关。

第一场被称之为“格兰匹治”的比赛是法国汽车俱乐部1960年在利曼举行的比赛。此项赛事被限定于“大型车赛”,与“方程式”赛车的级别相当。从那时起“格兰匹治”这个名词开始与相对于越野赛车而言的所有在赛道上进行的赛车联系了起来。在当时被称为“Grandes Epreuves”(法语)。由于FIA反对“格兰匹治”被滥用,它想保留这个名字作为大规模赛事如一级方程式赛车之用,所以任何不属于此项锦标赛的赛事均不能使用“格兰匹治”这个名字,只有几项有历史意义的著名赛事例外。

F1车队的职员分工:

车队经理(Team Principal)

车队经理是车队运作的灵魂人物,他们通常拥有丰富的赛车及商业背景。例如McLaren-Mercedes车队的车队经理是Ron Dennis,他刚踏入F1时,是担任赛车技师。目前所经营的是年预算超过台币100亿的赛车及工程公司。而FERRARI车队的车队经理Jean Todt以及TOYOTA车队的Ove Andersson都是从WRC转战F1。

技术总监(Technical Director)

车队在赛车场上真正的灵魂人物是技术总监,比赛的策略及问题的处理都是由技术总监负责。技术总监通常具有优异的技术及科学研究背景。他们是拥有F1特质与经验的真正的F1人,他们对F1的贡献更是无价的。McLaren-Mercedes车队的Adrian Newey,为目前F1赛车界首屈一指的空气动力学大师,他与Williams车队的Patrick Head和FERRARI车队的Ross Brawn堪称是目前F1技术领域的三巨头。

比赛工程师(Race Engineer)

每一位车手都有一位专属的比赛工程师,车手与比赛工程师密切合作以求得赛车在跑道上的最佳状况。比赛工程师可说是车队工程师中最高阶的,全权负责赛车的设定并管理后勤维修小组。他们通常具有工程背景,并且担任过技术工作人员。比赛工程师通常薪水不低,平均年薪约台币600万。但他们很少有机会能够晋升到管理阶层,而且常会随着车手的跳槽而转换车队。如Williams车队的首席运作工程师Sam Michael。

首席技师(Chief Mechanic)

首席技师负责指挥技师小组,成员包括引擎、变速箱、电子系统的专家以及全能行的技师,甚至连车队的卡车司机在比赛的周末都得持续努力的工作。因为每一次的pit-stop需要超过22个技师合作才能完成。

技师(Mechanic)

担任车队的技师并不需要特别的技术背景,但是如果能具备赛车的知识那对他的工作会有帮助。汽车维修厂的技师会是技师很好的启蒙,之后会在初级方程式车队历练几年之后才有机会成为F1技师。新加入车队的技师会先到测试小组历练,之后才会调到赛事小组。技师的薪资普通,而且工作时数很长,必须对这项工作充满热情才胜任。

赛车每一次停站,都需要22位工作人员的参与。

12位技师负责换轮胎(每一轮三位,一位负责拿气动扳手拆、锁螺丝,一位负责拆旧轮胎,一位负责装上新轮胎)。

1位负责操作前千斤顶。

1位负责操作后千斤顶。

1位负责在赛车前鼻翼受损必须更换时操作特别千斤顶。

1位负责检查引擎气门的气动回复装置所需的高压力瓶,必要时必须补充高压空气。

1位负责持加油枪,这通常由车队中最强壮的技师担任。

1位协助扶着油管。

1位负责加油机。

1位负责持灭火器待命。

1位称为“棒棒糖先生”,负责持写有“Brakes”(刹车)和“Gear”(入档)的指示板,当牌子举起,即表示赛车可以离开维修区了。而他也是这22人中惟一配备了用来与车手通话的无线电话的。

1位负责擦拭车手安全帽。

PS:当然也少不了正式的赛车手了!

雷诺 雷诺

总 部: 法国

首次参赛: 1977年07月17日

车队冠军: 1

车手冠军: 1

参赛次数: 195

分站冠军: 25

杆位次数: 43

单圈最快: 22

车队总分: 719

第一车手: 阿隆索

第二车手: 费斯切拉

试车手: 科瓦莱宁

蒙塔吉尼

官方网站: www.renaultf1.com

·全 名:费尔南多-阿隆索

·生 日:1981年7月28日

·出生地:西班牙奥维耶多

·国 籍:西班牙

·身 高:1.71

·体 重:68KG

·常驻地:瑞士代堡

·处子秀:2001.3.4澳大利亚GP

·婚 姻:未婚

·车 队:雷诺

·车 型:雷诺R26

·车 号:1

·网 站:www.fernandoalonso.com

·全 名:吉安卡罗-费斯切拉

·生 日:1973年1月14日

·出生地:意大利罗马

·国 籍:意大利

·身 高:1.70米

·体 重:75KG

·常驻地:

·处子秀:1996.3.10澳大利亚GP

·婚 姻:已婚

·车 队:雷诺

·车 型:雷诺R26

·车 号:2

·网 站:www.giancarlofisichella.com

迈凯轮 迈凯轮

总 部: 英国沃金(Woking)

首次参赛: 1966年05月22日

车队冠军: 8

车手冠军: 11

参赛次数: 599

分站冠军: 148

杆位次数: 122

单圈最快: 126

车队总分: 3132.5

第一车手: 雷克南

第二车手: 蒙托亚

试车手: 德-拉-罗萨

帕菲特

官方网站: www.mclaren.com

·全 名:吉米-雷克南

·生 日:1979年10月17日

·出生地:芬兰,拉皮兰塔

·国 籍:芬兰

·身 高:1.75米

·体 重:71公斤

·常驻地:瑞士

·处子秀:1994年5月29日西班牙GP

·婚 姻:已婚 妻子詹妮-达赫尔曼

·车 队:迈凯轮

·车 型:迈凯轮MP4-21

·车 号:3

·网 站:www.kimiraikkonen.com

·全 名:胡安-保罗-蒙托亚

·生 日:1975年9月20日

·出生地:哥伦比亚波哥大

·国 籍:哥伦比亚

·身 高:1.68米

·体 重:73KG

·常驻地:摩纳哥

·处子秀:2001澳大利亚GP

·婚 姻:已婚,妻子康尼(Connie)

儿子塞巴斯蒂安(Sebastian)

·车 队:迈凯轮

·车 型:MP4-21

·车 号:4

·网 站:www.jpmontoya.com

法拉利 法拉利

总 部: 意大利,马拉内罗

首次参赛: 1950年5月22日

车队冠军: 14

车手冠军: 14

参赛次数: 725

分站冠军: 185

杆位次数: 179

单圈最快: 186

车队总分: 4298.77

第一车手: 迈克尔-舒马赫

第二车手: 菲利普-马萨

试车手: 巴多尔

吉尼

官方网站: www.ferrari.it

·全 名:迈克尔-舒马赫

·生 日:1969年1月3日

·出生地:德国赫尔斯-赫尔姆海姆

·国 籍:德国

·身 高:1.74米

·体 重:75公斤

·常驻地:瑞士沃弗伦斯堡

·处子秀:1991比利时GP

·婚 姻:已婚,妻子科琳娜,2子

·车 队:法拉利

·车 型:法拉利248F1

·车 号:5

·网 站:www.michael-schumacher.de

·全 名:菲利普-马萨

·生 日:1981年4月25日

·出生地:巴西圣保罗

·国 籍:巴西

·身 高:1.66米

·体 重:59公斤

·常驻地:巴西圣保罗

·处子秀:2002.3.3澳大利亚GP

·婚 姻:未婚

·车 队:法拉利

·车 型:法拉利248F1

·车 号:6

·网 站:www.felipemassa.com.br

丰田 丰田

总 部: 德国

首次参赛: 2002年03月03日

车队冠军: 0

车手冠军: 0

参赛次数: 70

分站冠军: 0

杆位次数: 2

单圈最快: 1

车队总分: 115

第一车手: 拉尔夫-舒马赫

第二车手: 特鲁利

试车手: 宗塔、潘尼斯

官方网站: www.toyota-f1.com

·全 名:拉尔夫-舒马赫

·生 日:1975年6月30日

·出生地:德国赫尔斯-赫尔姆海姆

·国 籍:德国

·身 高:1.78米

·体 重:73kg

·常驻地:奥地利

·处子秀:1997澳大利亚GP

·婚 姻:已婚,妻子科拉,儿子大卫

·车 队:丰田

·车 型:丰田TF106

·车 号:7

·网 站:www.ralf-schumacher.de

·全 名:亚诺-特鲁利

·生 日:1974年7月13日

·出生地:意大利佩斯卡拉

·国 籍:意大利

·身 高:1.73

·体 重:60kg

·常驻地:意大利

·处子秀:1997年澳大利亚

·婚 姻:未婚

·车 队:丰田

·车 型:丰田TF105

·车 号:8

·网 站:www.jarnotrulli.com

威廉姆斯 威廉姆斯

总 部: 英国

首次参赛: 1969年05月04日

车队冠军: 9

车手冠军: 7

参赛次数: 484

分站冠军: 113

杆位次数: 125

单圈最快: 128

车队总分: 2499.5

第一车手: 马克-韦伯

第二车手: 尼科-罗斯博格

试车手: 伍尔兹、卡斯基延

官方网站: www.williamsf1.com

·全 名:马克-韦伯

·生 日:1976年8月27日

·出生地:澳大利亚

·身 高:1.85米

·体 重:75KG

·常驻地:英格兰 白金汉郡

·处子秀:2002.3.3澳大利亚GP

·婚 姻:未婚

·车 队:威廉姆斯

·车 型:威廉姆斯FW28

·车 号:9

·网 站:www.markwebber.com

·全 名:尼科-罗斯博格

·生 日:1985年6月27日

·出生地:德国

·国 籍:德国

·身 高:

·体 重:

·常驻地:

·处子秀:2006.3.12巴林GP

·婚 姻:未婚

·车 队:威廉姆斯

·车 型:威廉姆斯FW28

·车 号:10

·网 站:www.nicorosberg.com

本田 本田

总 部: 英国

首次参赛: 1999年03月07日

车队冠军: 0

车手冠军: 0

参赛次数: 118

分站冠军: 0

杆位次数: 2

单圈最快: 0

车队总分: 227

第一车手: 简森-巴顿

第二车手: 巴里切罗

试车手: 安东尼-戴维森、恩里克-伯诺尔蒂

官方网站: www.hondaracingf1.com

·全 名:简森-巴顿

·生 日:1980年1月19日

·出生地:英国

·国 籍:英国

·身 高:1.73米

·体 重:72KG

·常驻地:摩纳哥

·处子秀:2000.3.12日澳大利亚GP

·婚 姻:订婚

·车 队:本田

·车 型:本田RA106

·车 号:12

·网 站:www.jensonbutton.com

·全 名:鲁本-巴里切罗

·生 日:1972年5月23日

·出生地:巴西,圣保罗

·国 籍:巴西

·身 高:1.72米

·体 重:78公斤

·常驻地:摩纳哥

·处子秀:1993南非GP

·婚 姻:妻子席尔瓦娜,儿子Eduardo

·车 队:本田

·车 型:本田RA106

·车 号:11

·网 站:www.barrichello.com.br

红牛 红牛

总 部: 奥地利

首次参赛: 2005年03月06日

车队冠军: 0

车手冠军: 0

参赛次数: 19

分站冠军: 0

杆位次数: 0

单圈最快: 0

车队总分: 34

第一车手: 大卫-库特哈德(英国)

第二车手: 克里斯蒂安-克莱恩(奥地利)

试车手: 弗兰克-多恩波斯(荷兰)

官方网站: www.redbullracing.com

·全 名:大卫-库特哈德

·生 日:1971年3月27日

·出生地:苏格兰

·国 籍:英国

·身 高:1.82米

·体 重:75kg

·常驻地:

·处子秀:1994.5.29西班牙GP

·婚 姻:未婚

·车 队:红牛

·车 型:红牛RB02

·车 号:14

·网 站:www.davidcoulthard-f1.com

·全 名:克莱恩

·生 日:1983年2月7日

·出生地:奥地利

·身 高:1.69米

·体 重:68kg

·常驻地:奥地利

·处子秀:2004澳大利亚GP

·婚 姻:未婚

·车 队:红牛

·车 型:红牛RB02

·车 号:15

宝马-索伯 宝马-索伯

总 部: 瑞士

首次参赛: 1993年03月14日(索伯)

车队冠军: 0

车手冠军: 0

参赛次数: 218(索伯)

分站冠军: 0

杆位次数: 0

单圈最快: 0

车队总分: 195(索伯)

第一车手: 尼克-海德菲尔德(德国)

第二车手: 雅克-维伦纽夫(加拿大)

试车手: 罗伯特-库比卡(波兰)

官方网站: www.bmw-sauber-f1.com

·全 名:尼克-海德菲尔德

·生 日:1977年5月10日

·出生地:德国门兴格拉德巴赫

·德 国:德国

·身 高:1.75米

·体 重:70kg

·常驻地:摩纳哥

·处子秀:2000.3.12

·婚 姻:已婚

·车 队:宝马-索伯

·车 型:宝马-索伯F1.06

·车 号:16

·网 站:www.adrivo.com/nickheidfeld/

·全 名:雅克-维伦纽夫

·生 日:1971年4月9日

·出生地:加拿大

·国 籍:加拿大

·身 高:1.68米

·体 重:67KG

·常驻地:

·处子秀:1996年澳大利亚GP

·婚 姻:未婚

·车 队:宝马-索伯

·车 型:宝马-索伯F1.06

·车 号:17

·网 站:www.jv-world.com

米德兰 米德兰

总 部: 英国

首次参赛: 2006年03月12日

车队冠军: 0

车手冠军: 0

参赛次数: 0

分站冠军: 0

杆位次数: 0

单圈最快: 0

车队总分: 0

第一车手: 克里斯蒂安-阿尔博斯(荷兰)

第二车手: 提亚戈-蒙泰罗(葡萄牙)

试车手: 温克霍克(德国)、苏蒂尔(德国)、蒙迪尼(意大利)

官方网站: www.mf1racing.com

·全 名:克里斯蒂安-阿尔博斯

·生 日:1979年4月16日

·出生地:荷兰埃因霍温

·国 籍:荷兰

·身 高:1.76米

·体 重:68KG

·常驻地:

·处子秀:2005.3.6澳大利亚GP

·婚 姻:未婚

·车 队:米德兰

·车 型:米德兰M16

·车 号:19

·全 名:提亚戈-蒙泰罗

·生 日:1976年7月24日

·出生地:葡萄牙波尔图

·身 高:

·体 重:

·常驻地:

·处子秀:2005.3.6澳大利亚GP

·婚 姻:

·车 队:米德兰

·车 型:米德兰M16

·车 号:18

红牛二队 红牛二队

总 部: 意大利

首次参赛: 2006年03月12日

车队冠军: 0

车手冠军: 0

参赛次数: 0

分站冠军: 0

杆位次数: 0

单圈最快: 0

车队总分: 0

第一车手: 安东尼奥-里尤兹(意大利)

第二车手: 斯科特-斯皮德(美国)

试车手: 尼尔-贾尼(瑞士)

官方网站: kunden.seso.at/tororosso/

·全 名:维泰托尼奥-里尤兹

·生 日:

·出生地:

·国 籍:意大利

·身 高:

·体 重:

·常驻地:

·处子秀:

·婚 姻:

·车 队:红牛二队

·车 型:STR01

·车 号:20

·全 名:斯科特-斯皮德

·生 日:1983年1月24日

·出生地:美国

·国 籍:美国

·身 高:

·体 重:

·常驻地:

·处子秀:2006.3.12巴林GP

·婚 姻:未婚

·车 队:红牛二队

·车 型:红牛二队STR01

·车 号:21

·网 站:www.scottspeed.com

超级亚久里 超级亚久里

总 部: 英国

首次参赛: 2006年03月12日

车队冠军: 0

车手冠军: 0

参赛次数: 0

分站冠军: 0

杆位次数: 0

单圈最快: 0

车队总分: 0

第一车手: 佐藤琢磨

第二车手: 井出有治

试车手:

官方网站:

·全 名:佐藤琢磨

·生 日:1977年01月28日

·出生地:日本东京

·国 籍:日本

·身 高:1.63米

·体 重:60公斤

·常驻地:英格兰

·处子秀:2002.3.3澳大利亚GP

·婚 姻:未婚

·车 队:超级亚久里

·车 型:SA05

·车 号:22

·网 站:www.takumasato.com

·全 名:井出有治

·生 日:1975年1月21日

·出生地:日本崎玉

·国 籍:日本

·身 高:178cm

·体 重:63kg

·常驻地:

·处子秀:2006.03.12巴林GP

·婚 姻:未婚

·车 队:超级亚久里

·车 型:SA05

·车 号:23

·网 站:www.yuji-ide.com

谁是F1历史上雨战最强车手

Senna代表用天赋、技术和魅力成为传奇的车手,GV代表了没有数据但展现出惊世骇俗天赋的车手,MSC则是天赋+勤奋+数据流的代表。这三人代表了三类人

1、历史战绩:

这一条而言舒马赫占据了绝对优势,在这项垫底的,是仅有6冠的维伦纽夫。

舒马赫:7个世界冠军,车手总冠军5连冠,91分冠,胜率接近30%,杆位率约20%,155奖台,68杆位,单赛季13胜,单赛季提前6站夺冠……太多了,不胜枚举

塞纳:3个世界冠军,90-91卫冕,41分冠,胜率25%,杆位率约40%,80奖台,65杆位,摩纳哥5连冠,89年全年前排发车……除了02,04,还有这样的王朝吗?

吉尔维伦纽夫:6分冠,13奖台,2杆位,一个世界亚军,79年车队冠军,嗯……看上去naive

但数据意味着一切么,不,论数据维特尔是比上述三位更高效的车手,他的胜率在第四;论数据你也不会知道维伦纽夫有多快,他在生涯里鲜有时间开上一辆最快的赛车。

2、短兵相接:

舒马赫的超车能力有目共睹,即使他不是最快的车手,即使在他复出以后。1998日本,舒马赫在发车时的故障使得他不得不退至队尾发车,但仅仅一圈之后他就追到了第12,最后在退赛前的排名是第3;2006年失去夺冠希望的舒马赫同样是掉到队尾,舒马赫用“教做人”的姿态给对手和继任者上了一课,说这是最伟大的告别演出也不为过。

塞纳同样,如果不是他那些伟大的超越,F1大部分时光将和现在一样索然无味,1993多宁顿公园的一圈已经说明了一切,一圈之后,塞纳已经从第五超越到了第一,并拉开了接近4秒,这其中就包括舒马赫,希尔和普罗斯特,这一圈一直被塞纳认为自己最伟大的比赛之一。1988年日本,塞纳在发车时跌至14,单依靠MP4/4的强大性能,他超过了包括队友在内的所有对手夺得年度总冠军。

维伦纽夫呢?他也许是他那个时代最快的车手,1979年法国第戎的缠斗一直被奉为F1史上最伟大的对决,5圈里,维伦纽夫用轮胎衰竭的312T4赛车把全场最快的RS10甩在了身后。1981年西班牙,GV的红色卡车把身后更快的四台赛车整整阻挡了66圈,冲线时前五名差距约为1秒。

3、雨战/街道战:

舒马赫是中国车迷心中的雨神,1996年西班牙,他用二流的法拉利F310甩开了其他车手单圈4秒,1997摩纳哥,舒马赫正确的选择使得他相对于第二名拉开了1分钟的优势,如果比赛正常结束,很可能他会完成对所有人的套圈。复出之后,它依然可以在雨天完成对两车的超越,也可以用一辆不是最快的车夺得摩纳哥的杆位。

塞纳可能是更胜一筹的雨战大师吧,他的成名作就是84年摩纳哥大雨中追击教授,那时候他驾驶的是一辆Toleman赛车,没什么好说的,劳达和教授的迈凯轮是那年的世界冠军。此外他在85年埃斯托里尔的首胜,以及93多宁顿的首圈都可以作为佐证。

维伦纽夫在雨中的表现丝毫没有逊色,但是更疯狂,1979年沃特金斯格伦练习赛,滂沱大雨中的GV甩开所有人近10秒;1980摩纳哥,他在末段的圈速快过场上所有人5秒,312T5比MP4-30好上多少吗?1981加拿大,他在大雨中11位起步,中途前翼掀起阻挡了视线,在一段时间的盲驾后脱落,他驾驶这样的赛车在冰冷的雨中站上领奖台,开着原始的126CK。

4、纯速度:

塞纳的杆位率达到了近40%,尽管考虑到他在某些年间拥有了最快的赛车,但不要忘记他同时拥有最虎视眈眈的队友。8连杆,24连续前排,他绝对是F1史上最快的车手之一。他在摩纳哥创造了5连胜,其中两次领先达到50秒,他本可以7连冠的,如果88年他没有领先50秒撞车的话,在他殒命的伊莫拉赛道,他从85年开始连续7年垄断了杆位,他在那里一共8次夺杆。舒马赫呢,可能稍微逊色吧,但不要忘了1998年匈牙利他用20个飞驰圈在更快的哈基宁前面拉出了一个进站窗口,也不要忘了同样的在2004法国,如果没有舒马赫的速度,四停没有任何意义。GV生涯只有两个杆位,79年他拿下了生涯最多的6个最快圈,他快吗?“维伦纽夫是我们之中天赋最高的。无论你把他塞进哪部赛车他都能开的飞快。”——尼基劳达;“我不相信有人能够创造奇迹。没有人值得拥有那种魔力,但吉尔让你感到诧异。他就是那么快。”——Jacques Laffite。

5、逆境:

真的有多少车手可以和维伦纽夫相比吗?塞纳,舒马赫在职业生涯的很多时候都驾驶了一辆顶级的赛车,当然,塞纳在Toleman,舒马赫在20世纪末贝纳通和法拉利的表现也足够惊艳,例如他们都遇到过的变速箱卡住档位事故。至于GV,大多数时间他的赛车不是最快的,77年的迈凯轮旧车不提了(他的旧M23一度击败了玛斯的M26),78年的法拉利可能只能捡莲花的皮夹(GV赢得了家乡站的冠军),79年后期威廉姆斯的冠军少有旁落(GV在赞德沃特超越了FW07,并且get了两轮驾驶的成就),80年法拉利全年8分(在荷兰,他一度占据了领奖台),81涡轮初年,126C在弯中只能侧滑(两个分站冠军,包括摩纳哥),82年的法拉利稍有改善,他本可以赢,。

6、其他

塞纳应该是被最多人认为史上最出色的人,包括舒马赫,他在追平塞纳记录后失声痛哭。舒马赫是历史的创造者,斯图尔特认为是舒马赫的能力创造了法拉利王朝,这是他有别于塞纳的地方。维伦纽夫是被人们认为他那个年代最快的车手,当然也是最有天赋的,“他的驾驶在另一个层面”"他是和努瓦拉里相比的人,他是瘦小躯壳下的伟人——方吉奥"。

塞纳恐怕被谈及最多的是他和普罗斯特的恩怨,他渴望胜利,1988葡萄牙,他的步步紧逼几乎导致了两人的决裂,他是无情的,卡西欧弯他的行为直接毁了他的世界冠军,他也是决绝的,他在日本一号弯撞向普罗斯特的危险举动几乎是疯狂的。塞纳是暖男吗?当然,1992年比利时,Comas在排位赛撞向护墙,塞纳是第一个停下来帮助救援的,随后他还去医院拜访了Comas,1994那个悲剧的周末,人们发现威廉姆斯赛车的残骸里有一面奥地利国旗,这是他准备纪念拉岑伯格的。此外,他还和舒马赫一样热衷于慈善事业,帮助了无数的巴西孩童,可以说,在那个时代,塞纳已经成为了民族凝聚力的一部分,他不仅在F1,在巴西历史中同样举足轻重。

舒马赫的手段有目共睹,撞飞了达蒙希尔的冠军,1997的拙劣重演,让车门,摩纳哥的停车,复出后逼老巴上墙,他的争议比塞纳少吗?恐怕更多吧。但舒马赫的魅力源于何处?2003奥地利,迈克尔镇静地浴火重生,同年伊莫拉,臂缠黑纱的舒马赫用赛季首冠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在重压之下镇定清晰的头脑,舒马赫之后可能鲜有。舒马赫是一位优秀的辅助工程师,这是极少的明显优于塞纳的地方,他把法拉利带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知道他是核心,他不会跳到更好的车队去,他要建立自己的王朝,正如维特尔正在做的一样。

GV是最纯粹的车手,他是只追求速度而忽视计算的人,所以他很可能永远也拿不到世界冠军,即使他回到迈凯轮,他不会去刻意的计算积分,像阿隆索那样。Enzo说他是努瓦拉里式的天才,但也总是把赛车推过极限,这使得他的退赛率居高不下。他本可以获得世界冠军——显然他快过队友在内的所有人,但他还是听从车队的安排为施科特保驾护航。这也许是为什么他在被皮罗尼背叛后如此愤怒的原因。

他们是没有短板的三个人,甚至是每一项都可以做到顶尖的三个人,这是答案吗?不是,我们还有方吉奥,阿斯卡里,克拉克,普罗斯特,斯图尔特,劳达,莫斯,曼塞尔,还有阿隆索——他在伊莫拉死守住了舒马赫,还有汉密尔顿——他是现役最优秀的,还有VET——他已经有了四冠,他为涡轮法拉利带来了新生。

塞纳是伟大的车手吗?毫无疑问,塞纳是F1的旗帜,而舒马赫是带领我们这样新车迷进入F1的人,至于GV,也许他不是成绩单的宠儿,也许他进不了历史地位前十,但提到最伟大的车手,永远有他的一个位置。

塞纳是史上最伟大的吗?如果加上之一,这就不是一个问题了。别说F1,其他的赛车也有他们的英雄,也值得我们用最伟大去形容。

我们需要计较这样的问题吗?就如同我们讨论梅西,贝利和马拉多纳一样?相信大家都有了答案。

塞纳是被冠以神的那极少数人,他更天赋异禀,他给过自己国家力量和骄傲,他是巴西的瑰宝;舒马赫是我最钦佩的车手,他在赛道上就是不可击败的,面对塞纳他没有退却;而吉尔维伦纽夫,是我最喜爱的那个,从任何一个方面都是。

现在的世界排名第一的F1车手是谁?

当然是阿龙索了啊 下面是他的资料 可以了解一下啊阿龙索 全名: 费尔南多-阿隆索 生日: 1981年7月29日 出生地: 西班牙奥维耶多 国籍: 西班牙 身高: 1.71 体重: 68KG 血型:O型星 座:狮子座常驻地: 瑞士代堡 处子秀: 2001.3.4澳大利亚GP 婚姻: 已婚 车队: 迈凯伦车 型: 迈凯伦MP4-22车 号: 1 网站: www.fernandoalonso.com 年度总冠军次数: 2 首次F1大奖赛: 2001年澳大利亚 首次登上领奖台: 2003年马来西亚大奖赛 首次分站赛冠军: 2003年匈牙利大奖赛 首次杆位: 2003年马来西亚大奖赛 F1大奖赛参赛次数: 70 F1大奖赛发车次数: 68 F1大奖赛完赛次数: 52 F1大奖赛登台次数: 26 F1大奖赛获取积分次数: 42 F1大奖赛退出次数: 21 F1大奖赛分站冠军次数: 10 F1大奖赛杆位次数: 9 F1大奖赛创最快圈速次数: 3 F1大奖赛首发夺冠次数: 5 F1大奖赛累计积分: 275 1984 3岁时开始学习卡丁车赛 1988 参加儿童卡丁车比赛,成为阿斯图里亚地区冠军,战绩为8战8胜。 1999 继续参加儿童卡丁车比赛,成为阿斯图里亚地区及加利西亚省冠军 1990--1991 参加学生卡丁车比赛,取得阿斯图里亚地区冠军,西班牙国内冠军 1993--1994 参加青少年卡丁车比赛,获得西班牙国内冠军 1995 代表西班牙参加最高级别的青少年卡丁车比赛,获得西班牙第一,世界排名第三 1996 参加青少年卡丁车比赛,获西班牙及世界冠军,意大利Esitval杯第一,万宝路国际汽车大奖赛冠军 1997 参加国际A级卡丁车赛,西班牙及意大利的冠军,欧洲室内赛冠军,9个场地赛冠军 1998 参加国际A级卡丁车赛,西班牙冠军,巴黎大奖赛,意大利大奖赛以及福特大奖赛冠军 1999 参加欧洲公开赛,6个分站冠军,8次创造最快圈速 2000 参加3000方程式比赛,匈牙利站亚军,比利时站冠军 2001 初次登场F1,虽然成为贝纳通车队车手,却代表米纳尔迪车队参赛 2002 雷诺车队试车手 2003 首次作为正式车手参加F1大奖赛就以55分获车手总成绩第6;并在匈牙利站中赢得个人分站赛首个冠军; 2004 59分位列车手积分榜第四; 2005 在巴西站提前两站加冕年度总冠军,成为F1历史上最年轻的世界冠军,年终总积分133分;天才从卡丁车上路 费尔南多·阿龙索的故事从一个极具天赋的车轮男孩开始。最初,他依靠父亲对速度的狂热获得了支持,其实他的一家都是这样。何塞·路易斯·阿龙索,费尔南多的父亲,当他还是一个男孩的时候,梦想着去开卡丁车。老阿龙索在八岁那年驾驶着自己制作的卡丁车去参加比赛,但是没有获得成功。后来他希望把自己的卡丁热情灌输给他的女儿洛伦娜,阿龙索的姐姐,可惜她也没有成功。最后,小费尔南多接过了父亲的卡丁车,那时候他只有三岁。 那时候,甚至连卡丁车的踏板都必须更改以使小费尔南多能够踩到。费尔南多立刻显示出了与生俱来的技巧,父亲在屡次失败后终于在自己的小儿子身上看到了希望。3岁的阿龙索开上了父亲制作的卡丁车。 “开始的时候,我只是把这个看成给孩子的游戏,但是到他长大到五六岁的时候,他明显要比同龄孩子开得更快。”父亲何塞·路易斯说道。直到费尔南多12岁的时候,这位父亲一直在做儿子的卡丁车机械师。1988年7月,费尔南多在拉比亚纳取得卡丁车赛胜利,这只是他首次参加少年卡丁车赛。那年他赢得了所有8站比赛的胜利,成为当地的卡丁车冠军。 阿龙索八岁的时候赢得加利西亚和阿斯图里亚地区的少年组冠军。1990年,他赢得纳瓦拉地区冠军并再次得到阿斯图里亚地区冠军。但是这两次参加的是中级别组。1991年,他获得全国锦标赛的亚军。1992年,只有11岁的阿龙索在举办方的特别允许下进入100cc组参赛。 “和我的对手比,我总是所有人里最小的。也许因为这个原因,我总是在打破不同级别的年龄纪录。”阿龙索说道。“我没有因此忘乎所以,相反我总是不断审视自己,否则的话我早就被大家宠坏了。”阿龙索回忆自己的少年赛车时代时是如此的谦虚。 曾是日产方程式冠军 1993年,阿龙索在埃布罗参加比赛的时候终于迈出了自己前途的重要一步。赛车从此成为他的事业。 在阿龙索未满12岁的时候,西班牙格里卡克卡丁车队老板热尼斯·马科终于决定给这位不显眼的小孩一次机会。阿龙索参加了一场高级别的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锦标赛,他知道这是一个最为重要的时刻。阿龙索不负老板期望赢得了比赛,而且是没有给其他车手任何机会的完胜。 1993年到1997年,阿龙索在西班牙乃至欧洲参加了无数卡丁车比赛,获得了几乎所有的冠军。早在1996年,阿龙索就有机会参加康巴斯方程式赛车。但是他宁愿完成所有的卡丁车训练历程。之后,康巴斯方程式赛车很快就被阿龙索征服了,他的老板阿德里安·冈波斯对这位年轻车手的评价非常简单:天才车手!1998年,阿龙索进入日产方程式。 阿龙索的首次日产方程式赛车比赛是在阿尔巴塞特参加的。他没有获得杆位,但是他在比赛中占据了领先,之后他出现一个失误。阿龙索险些第一次参加日产方程式赛车便赢下比赛,赛后阿龙索对车队老板说,“别着急,下场比赛我就能赢”。他做到了,那时候他17岁。 阿龙索获得1999年日产方程式欧洲冠军后就立刻进入F3000,但是他进入F3000后曾经度过一段艰难时光,他不是正式车手。但是阿龙索利用这段时间熟练掌握了英语,他经常和技师进行交流。最终他在匈牙利站获得亚军,在比利时站获得首个F3000冠军。这正是他在学习阶段刻苦工作的结果。 第三年便拿到F1冠军 2001年,阿龙索终于进入F1,他以年轻车手的身份同贝纳通车队长期签约,最初加盟的是米纳尔迪车队,那是他最快乐的时光。2003年,22岁的阿龙索作为雷诺车队的正式车手登上F1舞台。 2003年是阿龙索首获丰收的一年。他在匈牙利站获得首个分站冠军后,他喊道:“我做了什么,我做了什么。”当他从赛车里出来的时候脸色完全不同于别人,没有任何狂喜,但是他在用内心体会胜利的滋味。费尔南多知道如何调整自己,压力不会影响他,这时候的他已经完全超越了首次杆位时的那种稚嫩。匈牙利站的胜利使他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F1分站冠军,那时候他22岁零16天。 2004赛季阿龙索的成绩没有那么突出,队友特鲁利在摩纳哥获得分站冠军后的光芒完全掩盖了阿龙索。但是信心膨胀的特鲁利随后同车队经理布里亚托利闹僵被赶出车队。也许这就是一般车手同阿龙索相比欠缺的地方。阿龙索在F1的两个正式赛季车队都更换了他的队友。他在去年仍然四次登上领奖台并且获得一次杆位,在法拉利称霸的情况下这个成绩也非常值得骄傲。 今年,随着雷诺车队的崛起,阿龙索终于爆发了。杆位和分站冠军是他的家常便饭,更重要的是在劲敌迈凯轮频繁施压的情况下阿龙索保持了冷静。赛道上的阿龙索从一个害羞腼腆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位快得有些无情而又充满进取心和坚定决心的赛车手。阿龙索能够做到“开着并不是最快的车赢得比赛”,这一点很像年轻时期的舒马赫。如今,阿龙索更成为F1历史上最年轻的世界冠军。这位西班牙年轻人——费尔南多·阿龙索必将成为未来10年F1中的核心人物。

满意请采纳

F1赛车经过哪几个阶段的发展历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年代,百废俱兴,在摆脱战争的阴霾后,人类天生的不断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创造性精神又开始闪耀火花——许多新事物、新思想、新理论纷纷在这个年代面世。其中,人类追求地面物理速度和操控极限的F1赛车世界锦标赛和开启计算机时代纪元的集成电路都不约而同选择这个年代开启历史征程。

所谓F1即Formula One的缩写,是指对赛车汽缸容量等指标在一个共同的方程式限制下进行的比赛,想要单纯靠加大发动机排量、减轻车身重量等手段在F1赛场是行不通的,所以F1在当时是公认对赛车工程技术、设计手段、财力以及人类驾驶技巧和勇气的极端考验。尽管在1950年的国际汽联在英国的银石赛道举办的F1世界锦标赛算不上是第一个采用Formula One限制的比赛,但她作为首个世界范围内包含6个欧洲大奖赛的Formula One规则比赛,开启了一级方程式(Formula One)的新纪元,所以从现代F1历史上都把1950年的F1世界锦标赛视为现代F1 赛事的开端。

早期的F1大奖赛延续1947 FIA制订的规则,搭载4.5L非涡轮增压或1.5L涡轮增压发动机,到了1954年采用了最大排量为2.5L非增压发动机或最大排量0.75L的增压发动机的新规则。由于对于发动机限制愈加苛刻,F1赛车性能提升也非常快,车厂们也开始注意通过其它方式提升赛车的性能、操控性和安全性,1954年梅塞德斯首次在F1赛车上引入了流线型车身设计,减少赛车的风阻;1956年Vanwall则首次在F1赛车上安装了碟式刹车改善了赛车的制动能力;而1959年Cooper-Climax赛车首先采用了后置发动机的设计,是F1历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

进入60年代,F1的规则又进行了修改,最终确定为1500cc带有压缩装置或者3000cc无压缩引擎,最小重量500公斤的限制指标。赛车各种技术改进也是络绎不绝。1962年许多新技术引入到了F1赛车,更轻的单体结构车架、赛车前部空气动力学投影面积缩减、燃油喷射、以及直径更小的方向盘等,同时也催生了新的赛车王者,60年代的F1赛场被最初的几年被Lotus25统治。

1965年BRM车队启用的首部四轮驱动赛车,使用了Honda的12缸发动机,轮胎也变得更为宽阔低矮。J.Clark驾驶着她所向披靡,赢得了本年度七站中的六站冠军,不过因为66年方程式改革,所以该车实际只在F1跑道上出现了一年。

1968年是F1发展历程中不可磨灭的一年,空气动力翼和扰流板被首次引入了F1赛车,即赛车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也成为一门学问,不过由于早期的缺乏空气动力学计算理论,在60年代末由于风翼撕裂还引发过一些事故,大家在一起讨论限制风翼的尺寸、结构以及离地间距。同时在六十年代末,Lotus, Matra 以及McLaren都开始恢复了对四驱赛车的实验,因为权衡四驱带来的好处和增重、复杂性后,大家都放弃了开发。

和F1传承汽车工业近半世纪的发展相比,50年代末集成电路的发明也同样吸取着前人的研究遗产,在在此期间,半导体产业在探索中前进。1959年在前人发明晶体管并开始大量商用的基础上,晶体管发明人肖克利的弟子诺伊斯和同门师兄基尔比发明的集成电路冥冥中已经开启了半导体产业的新纪元。同时,作为更具商业价值的平面工艺集成电路的发明人诺伊斯,让半导体产业一举从“发明时代”步入“商用时代”,冥冥中一家足以改变世界产业格局的半导体企业已经在诺伊斯憧憬形成,人们已经嗅到了日后处理器巨人Intel种子萌动的气息。在近十年后的1968年,格鲁夫、诺伊斯和摩尔共同创建了Intel公司,只不过公司当时的主营业务是半导体存储器,而日后开创微处理器产业还是进入70年代以后的事情。

在50—60年代,计算机从电子管时代进入晶体管时代,微处理器还未面世,晶体管计算机和超级计算机造价高昂,美国国防部、宇航局和人口调查机构才是能当时主要消费者,汽车工业并不知道这些用电的计算机能为自己带来什么益处,此时F1赛车的设计和改进主要是依靠人工设计,更依赖于设计师的经验和能力,不过历史的轨迹已经注定这两项伟大的事业会在未来碰撞出惊人的推动力!

1971年11月,Intel推出MCS-4微型计算机系统(包括4001 ROM芯片、4002 RAM芯片、4003移位寄存器芯片和4004微处理器),其中4004(上图)包含2300个晶体管,尺寸规格为3mm×4mm,计算性能远远超过当年的ENIAC,最初售价为200美元。1972年4月,霍夫等人开发出第一个8位微处理器Intel 8008。由于8008采用的是P沟道MOS微处理器,因此仍属第一代微处理器。

F1的80年代是一个空前的伟大车手云集年代,包括了巴西人Nelson Pequet,Ayrton Senna,法国人Alain Prost和Briton Nigel Mansell。他们之间展开了最激烈的争夺。比赛精彩不断。

车队方面,由Prost和Senna驾驶的Mclaren赛车赢得了80年代里的5个车手总冠军和4个车队总冠军。特别是1988年,也是Senna的第一个车手总冠军年里,Mclaren惊异地赢得了16个分站赛中15个冠军!Ferrari车队赢得了1988年的Monza大奖赛的胜利。

但赛车技术的竞争从未停止,1981 FIA决定禁止大包围结构,于是导入了车底离地距离不能小于60mm的规定。但是Brabham工程师们很快就找到了对策,发明了一种计算机控制的液压悬挂系统,能够在高速时降低离地间隙,但是在停车或者慢行时又恢复了高度。然后基本上所有车队都采用了这样的方法,这也是计算机作为直接部件首次进入到F1赛车内部。同年,Lotus 88这款双龙骨底盘设计赛车的出现。

1985

这个赛季我们同样带来一些技术革新,新的规则产生了地盘前端碰撞试验,新位置的尾翼设计。同时FISA禁止了冰冻固体的燃料和行进间加油,完善了220升油箱限制。于是个个车队只能通过电子化控制手段来控制油耗,降低涡轮增压得压力级别调整燃料混合状态等。在安全和比赛精彩的双重要求下,一项重要的革新被采用,就是自动测量纪录系统,可以纪录赛手的操作过程。

1987

在这一年出现的Brabham-BMW BT55 是一部代表未来趋势的赛车,具有更为低矮和修长的车身,发动机倾斜安装,同时还使用了一个特别的变速箱,这些设计经验都被后来著名的无敌赛车 McLaren 1988继承。

主动式悬挂(1987)

在1987年一项伟大的革新被Lotus引入,就是一年四季都适用的主动悬挂系统,紧接着Williams也发布了自己的主动悬挂系统,大大提高了赛车的适应性。

1988

1988年F1的规则再次更改,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增压被降低到2,5 bar, 大家都认为这样的指标有利于自然进气和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公平竞争,但没人聊到McLaren 和Honda 创造出一台功率和消耗完美的新型号,也就是McLaren 1988,当时唯一有抵抗能力的也只有新款的March 881,使用了高前机鼻和优异的空气动力学车体设计。

现代F1赛车的设计过程,经过试运行的零件以及经过验证的某些设想会像拼图一样一步一步地被添加到电脑模拟中。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AD)人们可以进一步进行调整。经过高精度的计算,人们可以运用特殊的软件描绘出新软件以及新款赛车的精确3D图像。 其它的一些软件系统譬如电脑模拟流体动力学软件(CFD)就可以模拟出赛车在风洞中的表现以及不同环境下各种不同因素对赛车的影响。在一个赛季中,本赛季的成绩和数据会作为设计来年新车的参照物。如果某个零件的整体设计已经完成并且在样车上进行过测试,那么这样的信息就会反馈到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软件当中。在CAM软件的帮助下,几乎所有零件都全采用自动化加工的成品。

在研发制造的同时,对于赛车测试,数据收集也是必须的,如今几乎每一部F1赛车上都装备了先进的数据采集系统,在三百多公里时速下将所有运动中发生的数据发射到车库,再用无线发射到车队的总部分析,然后结果反馈到赛车上,调整车况,赛车就像一部极速无线发射接收机计算机。

同时,各个车队的技术分部也不约而同地将全年的工作中也分为三个部门:一个部门专门负责正在参赛的赛车,一个部门负责改进现有的赛车,另外一个部门则负责开发下个赛季的新款赛车。最佳的切入时机一般都是在赛季刚刚结束的时候。此时人们通常会逐步在旧款赛车上做一些小改动,这样原赛车的稳定性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经历了试运行和风洞检测之后,新赛季开赛前的两个月是新款赛车的最佳测试期。这期间整个车队的目标就是在保持新款赛车的稳定性的同时让它跑得更快。在新赛季揭幕之前的那一刻,车队的设计师们就开始酝酿来年的新车设计思路了。F1也就这样年复一年地重复着技术的革新。而在背后起到关键支撑作用的,就是现在强大的计算机能力,它们能保证24小时,365天不间断的实时分析数据、验证新的创意,可以肯定的是每一个车队背后都会有一个非常POWER的计算机集群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