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输给李宗伟比赛-林丹半决赛战李宗伟重播
l林丹和李宗伟谁厉害?
奥运会羽毛球比赛终于落下了帷幕,最令人期待的男单一哥之争本以为是场龙争虎斗,但没想到过程就是这样:李宗伟完败,这实在让人失望。要承认,林丹夺冠后的激动场面很有感染力,确实4年前的第一轮出局,05年06年分别在世锦赛亚运会输给陶菲克,林丹一直承受着压力,虽然后来连夺两次世锦赛冠军,但个人认为世锦赛自从改成一年一次已让人觉得跟一般公开赛区别不大,金牌的含金量不足,林丹要证明自己必须用一枚奥运会金牌,如今他做到了,他的付出终于得到回报。但我想说的是,李宗伟为什么会输的这么凄惨?
林丹状态从第一轮开始就保持了很好的状态,一方面作为一号种子签运很好,一路上都没碰到非常强大的对手,都是很快取得胜利,即使是半决赛也是半表演的性质取胜,显然LYB起了一定的策划作用,陈金打法是超级牛皮糖,而且状态也不差,如不是让球,林丹决不可能比较“轻松”进入决赛,为储备题能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
李宗伟的晋级之路并不平坦,对手相对林丹的要强很多,特别是半决赛是苦战三局,但看过以往的奥运会,最后的男单冠军都是打败高手才取得金牌,吉新鹏如此陶菲克也是如此(虽然陶菲克半决赛与决赛的对手都不强,但前两轮都是恶战了黄宗翰和盖德才晋级),奥运会上越是恶战越是打出状态,所以我以为决赛中林李二人状态应该是旗鼓相当。
可惜,比赛一开局林丹率先打出气势,他肯定也紧张,但没想到这么快超越了主场给他的压力。反观李宗伟,网前失误太多,他原本战术应该想控制住网前,再抓进攻的机会,但失误过多送分太快,虽然后场偶然的正手突击斜线,力量速度落点都非常好,说明他对场地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但他最致命一点就是—开始时速度太慢了,被林丹先下手为强。
李宗伟一直是速度非常快的选手,但今天比赛显然速度比林丹慢,网上很多评论说林丹速度太快了,其实我认为与其说林丹太快不如说李宗伟太慢,开局时我认为李宗伟想慢慢打打的保守一点,控制网前来取得先机,但林丹的想法就是一开始就用最快的速度来战斗,李宗伟本想调动林丹但反被林丹调动了,很多回球都被林丹抓住,无论是反手过渡直线还是正手过渡斜线都被林丹抓个正着,估计这对李宗伟心理打击很大,李宗伟想拉开打落点打控制,可惜效果不大,而杀上网到战术进攻不是失误就是打不死对方,偶然能突击一下得分,可惜不能维持更多个回合,感觉李宗伟脑子已不够用,无法应变,第一局如此,第二局更是如此,居然这么几乎没有抵抗的就把金牌拱手相让。
李宗伟是公认防守最强的对手,今天比赛他防起了一些林丹进攻,但更多是被看到林丹杀上网后的扑杀,以前比赛真没看到过李宗伟被扑杀那么多个,林丹进攻强是不假,但李宗伟为什么今天防守那么差,我觉得首先因为李宗伟球路没能限制住林丹,林丹往往能主动进攻,还是就是落后的压力,心里发怵手上很紧。
看完比赛,我忍不住又把06年多哈亚运会的男单决赛看了一遍,感触很深,感觉陶菲克实在是个很厉害的选手,那时的他的能力虽然已经比04年05年有所回落,但技术和头脑却是最强的,在小组赛他两次1:2输给林丹,本以为男单决赛不会有什么悬念,但陶菲克依然成功的控制了场上的对手,陶菲克的战术意图贯彻和应变确实了得,既然林丹进攻很强,那就尽量限制你进攻,即使进攻也会让你在难受情况下进攻,造成你失误。陶菲克经常给林丹比较远的档网,特别是防守,他一定挡的很远,基本都过发球线,林丹一般也不会起高球,毕竟防守时被动,基本就是挡回去,此时陶菲克就能发挥他搓网技术,质量非常好,不少滚网,或造成对方挑球不过,如果林丹敢回放,陶肯定会扑球,假如林丹起了后场高球,陶菲克还是会有一板进攻,或者劈吊,保持把球下压。陶菲克还擅长把球平推林丹反手中半场,林丹的球路一般都是档网,这样陶菲克又有机会搓网,或者陶会接着挑林丹头顶区底线,即使林丹进攻也会有点吃力,一般杀不出斜线。当然这些都是陶菲克战术成功时的状态,林丹也能靠他的速度和让陶菲克也防不起来的进攻,但场面上肯定是你来我往,而且客观讲球路上绝对是陶菲克明显上风。
近两年看了很多李宗伟的比赛,感觉他的打法越来越想陶菲克,首先他已有接近于陶菲克的网前,平抽反手过渡都很稳定,进攻也很强,刚还看了李宗伟跟林丹上场比赛,今年汤杯的半决赛那场,李宗伟几乎就是用陶菲克差不多的打法,挡远网,网前的变化,半场的平推结合后场,出色的防守,也是2:0完胜林丹,最根本的就是李宗伟上来速度就很快,压制了林丹。可惜李宗伟在今天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比赛没表现出他完全的速度和技术,感觉他比陶菲克还嫩了很多,拜托困难的能力不行,在他家门口的世锦赛和这次奥运会的男单决赛他都大失水准,也是个关键时刻掉链子的家伙,不知这次的打击他多久能缓和过来。据说他的恩师里斯本的妻子在他们来中国前基本处于病危状态,原本里斯本是想陪伴妻子,但不放心李宗伟还是一起来了,但李宗伟在决赛中的表现我认为真的很对不住他的恩师。
林丹虽然取得冠军,但我依然不能认同他的打法,羽毛球是可以更快更高更强,但绝对不是唯一,如果只要把身体练的更强壮些,跑得更快杀的更狠就能赢球,那羽毛球的观赏性就丧失了,个人认为羽毛球的乐趣是控制与反控制,至于是靠强壮的身体还是靠技术,我觉得男双决赛可能能说明一些问题。
最后想说,陶菲克的首轮出局实在也是让人郁闷,我觉得陶菲克能能顶过第一轮,后面状态会调整出来,但更让人失望的是淘汰他的黄宗翰居然第二局被个无名小卒扳倒,实在是浪费名额啊
如何看待 2016 年里约羽毛球男子单打半决赛林丹输给李宗伟
李宗伟在奥运会之前,对自身的技术、赛场嗅觉已经体能做了更全面的提高,而林丹则久疏战阵,当然他们还是势均力敌的。谁输给谁都是很正常的了,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为这样一对老对手的存在而祝福,这可能是他们的绝唱了。
巴西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半决赛林丹一李宗伟直播解说是谁
解说是童可欣,解说嘉宾是龚伟杰
童可欣,女,河北人。1993年在河北电视台实习,1995—2001年期间在河北电视台的《体育新闻》及其他栏目中担任主持人、记者及制片人的工作。2003—2007年她在ESPN做主持人及解说员,主要担任网球、游泳等项目的解说工作。2008年童可欣入选了CCTV奥运频道解说阵容,担任奥运频道网球、羽毛球项目的解说工作。2008年4月正式进入CCTV体育频道,担任体育频道解说员兼主持人。
龚伟杰原籍湖北荆州人,中国男子羽毛球队单打运动员。6岁在长沙市体校练习羽毛球,10岁那年被送到福建厦门体校进行羽毛球训练。1997年厦门体工队,2002年进入国家羽毛球队一队
看来林丹的成长史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我始终不承认2004年奥运会上的林丹表现得不好。其实我也打得很努力,
只是我的对手发挥得比我更理想。竞技体育就是这样,
你得将自己稳定在高水平的状态,不然就会输球
文 | 林丹
奥运会就像是一盒巧克力糖,不等你自己去把它剥开,你永远不知道等待你的是什么滋味。我在雅典得到的那颗巧克力糖,是世上独一无二的。
那年夏天,对雅典奥运会的向往占据了我生活的全部。然而,随后两个多月的备战中发生的故事,让我的人生在此转了个弯。
奥运集训地选在了湖南益阳,就是前一年我夺得城运会男单冠军的地方( 2003年第五届城运会的主办地是湖南长沙,但羽毛球比赛在益阳举行)。但在集训期间,我却意外地受伤了。当时以为不是什么严重的伤,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对我的影响是致命的。
有一天训练中,我不慎把脚后跟磨破了。磨破一块皮,说起来是很小的事,我也没有太注意。所以后来还跟队友一起去练了沙坑,结果就感染了。当晚回到宿舍洗完澡,就觉得有点疼。第二天醒来起床一看,整个脚后跟都肿得老高,根本没法训练。队里建议我休息两天。可是两天后,伤势并没有好转,也没有消肿的迹象。这才赶紧去医院挂吊瓶、打消炎针,又这样连着挂了三天的吊瓶。前后算起来,我已经停训五天了,可我还是无法回到训练场上。那时候我开始心神不宁了。
这是我之前从未经历过的,除了干着急,竟没有一点对策。就算现在,我还是会为当时的林丹感到焦急。只是,现在的我懂得该如何应对了。
后来的这些年,我也经常会在训练、比赛中磨破脚,或者是大拇指发炎,但我和我的大夫知道怎么处理是最保险、效果最好的,知道怎么才能让我尽快回归。但2004年的时候,我们谁都没有经历过。这就是学习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要付出代价的。有些事情就是没有捷径可以走。
那时年轻,虽然外界都说我有股霸气,可那种霸气想来其实很脆弱,因为太年轻的我,很容易就因为一个人或一件事被干扰。
就在即将结束封闭集训返回北京的前夕,还发生了一件说起来很传奇的事情。直到现在,我都觉得这是段神话。
韶山冲的“神话”
当时,作为集训期最后的团队活动,我们全队来到了毛主席的故里—— 湖南湘潭的韶山冲。在参观完故居后,队友们决定一起跑步上山,去半山腰上的毛家祖坟祭拜。
我记得那天天气非常热,我想他们大多数人都去了,少我一个也没关系,就和另外几个队友躲在大巴上打扑克。等大部队都回来了,临走之前,所有的工作人员、教练和运动员要在广场上合影留念。
我记得很清楚,那个摄影师还一个劲地叫我们抬头看镜头。可是天太热了,阳光又刺眼,照得我根本睁不开眼睛。我那时很不耐烦,还开玩笑地转头对着旁边的毛主席铜像说了句:“主席,你热不热?”换作是现在的我,肯定不会作出这么幼稚的举动。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不敬的行为,我在雅典第一轮就出局了。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真是年轻气盛,心态也比较浮躁,好像什么都无所谓,但其实是幼稚。所以2004年奥运会打完以后,我跟朋友说,之前我跟毛主席开了个玩笑,到雅典后毛主席也跟我开了个玩笑。
整件事情中,让我觉得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当时上山祭拜的队友们有的人敬酒,有的人敬烟,只有张宁最特别—— 她点了三支烟。结果,一起祭拜的人有很多,但只有张宁最后拿了奥运会冠军。我还听说,2000年悉尼奥运会前,孔令辉在与瓦尔德内尔的比赛前,也曾在衣服内侧别了一枚毛主席像章,最终孔令辉成就了大满贯。
说起这个“神话”,倒不是因为迷信。而是我后来觉得,也许这说明了,人总要有所敬畏,才不至于太浮夸,才能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得稳当。当然你也会发现,那时候的林丹并不是不谦虚,但是“世界第一”的位置把他捧得太高,不接地气。那时的林丹像个气球一样,风一吹就跑,手一点就破,好像随时要爆炸。
但当年的我,还没有意识到这些。我们离开益阳,打算返回北京做最后的准备。走的那天,益阳当地的市民和球迷自发地组织了腰鼓队,在马路两边夹道欢送。那敲锣打鼓的场面,真让我有种悲壮的感觉。所有人都把我视作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冠军的头号热门,这也是我自己的目标。
雅典的挫败和煎熬
抵达雅典后,发现各方面条件都一般—— 饮食不是特别理想,比赛场馆也离得挺远的。慢慢地,我就开始感觉到有点紧张了。
我发现,当我什么事情都特别想做好,比如我想睡得再好一点、吃得再好一点时,我就知道自己开始紧张了。因为我想万无一失,这时的我会在意很多。
抽签结果出来,我第一轮对阵新加坡的罗纳德·苏西洛,我当时就感觉第一场球挺不好打的。我知道这个对手很难缠。因为在年初的全英公开赛上,我刚刚在半决赛中赢过他。虽然比分是2比0,但我就知道他不好对付。
苏西洛这名球员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苏西洛是位出生在印尼的华裔选手,虽然他名气不是很大,但他的球还不错。正因为这样,我当时的心态并没有调整好,卡在一个不上不下的状态,就是觉得他虽然不好打,但拿下应该没问题吧。
因为担心这担心那,对自己也没有一个恰当的定位,第一场球上场后,感觉自己怎么也释放不出来。相反,我对手的出手、状态都特别棒。打了几分我就发现,这场球我将会非常艰苦。
第一局我就输了。当时有点发蒙,有点不知所措的感觉,只想着“我先把球打过去吧”,没有什么目的性。而局间休息时,教练跟我说了些什么,我也忘了,只记得当时李永波教练老叫我进攻。可我发现在执行的过程中,进攻的效果并不是特别好。我的对手准备得实在太充分了,而面对所谓的世界排名第一,对手的心态一直是冲击我,这导致我的进攻线路不是特别好,成功率一点都不高。进攻得不了分,再加上第一局已经输了,很快就变成比分一直落后,一直落后。
0比2,世界第一首轮出局。比赛结束的一刹那,我根本就反应不过来。这就完了?就结束了?打完以后,我给谢杏芳发短信说“我输了”,她根本就不相信。
下场之后,教练只是说,这是为年轻付出的代价。其实我觉得,雅典的挫败不能用“年轻”“代价”简单地带过。我始终不承认2004年奥运会上的林丹表现得不好。其实我也打得很努力,只是我的对手发挥得比我更理想。竞技体育就是这样,你得将自己稳定在高水平的状态,不然就会输球。
这不是所谓的代价,而只是回归到了体育本身。我并不是因为自己不重视这场比赛导致出现“非战斗性减员”,也不是因为一些生活上的事情没有处理好,导致最终输掉比赛。只是那天罗纳德打得更好,就是这样。
输完球回到奥运村的房间后,小鲍他们都知道我输了。那天他也有比赛,已经晋级到了下一轮。于是,他安慰我说“没关系啦”,然后就休息了,因为第二天他还有比赛。
洗完澡后躺到床上,为了不影响小鲍休息,我开始躲在被窝里给所有朋友回短信。那天的比赛因为是第一轮,并没有电视直播。所有人先是不相信,紧接着就是都来安慰我,希望我没事。我都告诉他们,我挺好的,没什么。
话是这么说,但心里肯定难受。短信就这么发着发着,发了一整夜,印象中雅典的天慢慢就亮了,真的是彻夜未眠。
等我早上起来,新的一天又到来时,我这才反应过来—— 你的奥运之旅在昨天晚上就已经结束了!
可是我没有办法在那里自怨自艾、顾影自怜。因为我的同伴们还有比赛要继续,我还要帮他们加油,帮他们搜集对手的资料、录比赛录像,帮他们搞后勤服务。只要他们有任何需要帮忙的,你就要第一时间赶过去。一大堆琐碎的事情,让你逃不开赛场。你还得继续面对,这是最痛苦的,比输球还痛苦。
想到接下来还有这么多天,我要怎么熬过去?我就给我们八一队的高主任打了个电话,我说:“你有没有办法把我先弄回去?我不想待在这个地方。”当时我只剩下这一个想法了。
我明白,整个代表团都要集体行动,我这只是个空想,但我没有别的办法。电话那头,高主任冷静地开导我,他说其实现在的情况对我而言也是一种磨炼。“没错,你在那儿是有很多你不愿意面对的、不愿意看到的、不愿意回到的一些地方,比如看到你的对手,回到熟悉的那片赛场。但越是这样,对你的锻炼价值越大。而且,你还要拿出很好的姿态来,积极地去给你的同伴们加油。”我听了他的话。
于是,我在雅典前后一共待了近三个星期。因为我们是提前四天抵达的,比赛结束后,本来我们打算马上就回国的,但这时候,李导(李永波)的太太谢颖也带着艺术体操队来到了雅典,他们的比赛也开始了。后来李导就决定,等他们比赛结束后一起走。所以,在羽毛球比赛结束后,我又在雅典多待了一个星期。每一天都很煎熬、非常难熬。
后来再回想,奥运会前的训练我有点偏保守,只重质量,一味地追求“精”,而忽略了其他必要的训练。不像汤杯之前,什么都想练,什么都想提高。比如,以前训练中我跑步会跑四组,在益阳集训时我只跑两组;以前每周六训练结束后,我会主动加练跑楼梯,但在益阳时没有。不是说跑步多跑两组、多登几级楼梯,我就能在奥运会上拿冠军,而是说我对训练中的一些细节要求得太细、太精益求精之后,整个人就不够放松,反而偏离了正常的训练轨道。
感谢陶菲克
在雅典,我目睹了陶菲克从8进4、4进2到最后夺冠的过程。2004年雅典奥运会之后,陶菲克是奥运冠军,而我是世界排名第一。在那以后的4年里,我和他的故事就不再只发生在赛场上,我们俩之间的任何细枝末节都会成为媒体和球迷的谈资。
如果说雅典只是从所谓的“世界第一”向顶峰攀登的第一步,那么随后的阿纳海姆和多哈,则像是前进路上遭遇的疾风骤雨。它们迎面而来,你扛住了,全世界都属于你;你若被打垮,脚下就是万丈深渊。
2004年之前,我和陶菲克并没有怎么真正地交过手。我们几乎没有在大赛的决赛中相遇过。而经过了2005年苏杯决赛中的一场血战,我对当年的世锦赛充满了期待。
羽毛球世锦赛那次罕见地离开了欧亚大陆,来到了美国洛杉矶的阿纳海姆。抽签的结果是,我和陶菲克被分到了上、下两个半区。那时的李宗伟还没崛起,男单冠军之争多半便是看我们俩的了。
看到陶菲克半决赛战胜李宗伟,或者是之前赢文萨,你会发现,当时的陶菲克状态非常好,想夺冠必须过他这一关。
但那时候,他并没有真正震慑到我,因为那是我们第一次在大赛的单项决赛中交手,我对他的了解还很肤浅。我当时想的还是,我要如何通过我和教练一起制定的战术去限制他。但我和教练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当外在的因素限制到我们发挥水平的时候,相比之下,陶菲克会比我老练很多。
比赛的结果惨不忍睹。只用了36分钟,陶菲克就直落两局赢了,而且第一局还曾以13比0领先。这直接就导致我在场上垮掉了,两局总共只得10分。对于这样耻辱性的失利,后来有球迷留言说:“即使换成右手,也不至于输得这么惨吧?”“无冕之王林丹显然是个大话王。”甚至有人说:“我宁愿他第一轮就输掉,也不要受这样的折磨。”
这是陶菲克的第一个世锦赛男单冠军,同时也成就了他集奥运会、世锦赛、汤杯冠军于一身的“大满贯”,他也非常高兴。况且,在决赛中,他还是以完胜的方式击败了我。
“等待了这么多年的大满贯,竟然如此轻易地得到,真有点不敢相信。”陶菲克赛后这么说。
“半决赛打败盖德的林丹和决赛中的林丹,完全是两个人。我可以很轻松地调动他,从而控制比赛节奏。本来我准备了很多套战术,我们相互之间各赢过几次,我更看重在比赛中学习到的经验。例如在苏杯上,我从林丹那里学到了一些,并且成功地运用在随后的比赛中。他的速度很快,但是我的打法不是太消耗体力,所以比赛拖下去对我有利,我的胜率也更高。不过一开场我什么战术都没换,就已经13比0了……”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陶菲克的这席话也令我自省。
阿纳海姆的箭头池体育馆非常开阔,它并不是专业的羽毛球馆。在夏天举行羽毛球比赛,空调的风向成为困扰所有选手的最大难题。这也令阿纳海姆成为历届世锦赛上诞生冷门最多的地方。美国男双的夺冠,新西兰、泰国的混双首次杀进四强,都一再说明,在这里能最终夺冠的不一定是实力最强的,却一定是最幸运的。而中国队这边,却是周蜜女单首轮出局,奥运冠军张军∕高无缘混双四强。
所以严格来讲,那场球我不是输给他,而是输在了当时我的能力还没有办法驾驭那样多变的场地。当出现像风向这样不确定的因素时,我发现自己很容易受影响,一下就不自信,也放不开了。
在那样的条件下,只有当时处在鼎盛期的陶菲克一个人能控制得很好,只有最顶尖的陶菲克才能驾驭那样的场地。在2005年的时候,他当时的技术,说实话,确实要比任何一个男单选手都要先进,这是我承认的。
陶菲克有先进的技术,最主要的是,他有他的自信。我发现他在场上特别自如、镇定、目空一切。这就是一个经历过很多大赛、拿了很多冠军的运动员所散发出的一种很自然的魅力。
其实,风向对陶菲克不是没有影响。他也认为,能在这个场地夺冠的,一定最幸运。但是他说:“风大得难以捉摸,而我从来不想捉摸不透的事情。”而他甚至还开玩笑说,“一开始我也问了几个队友,发现原来风在每个场地、每个时间都是不同的,那我干脆不去想这事了。林丹就是想得太多了。”
从成就大满贯的那天开始,陶菲克就瞄准了北京奥运会,因为还没有人蝉联过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冠军(羽毛球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列入正式比赛项目,男单历届冠军为魏仁芳、拉尔森、吉新鹏、陶菲克和林丹)。不过,那时候的我还没有办法想那么远。
只是,我依然感谢陶菲克后来说的那番话:“不要以为我今天赢得很轻松,就意味着什么。今天这个绝对不是真正的林丹。我在2000年奥运会的时候已经是头号种子,直到两年后的亚运会才有真正的成绩(在2002年釜山亚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中,陶菲克击败韩国的李炫一夺冠),而我的奥运冠军离我的世界第一也隔了四年。林丹估计也是这条路。但他要拿奥运冠军,还要过我这关就是了。”
说句开玩笑的话,当年的陶菲克猜中了结局,却没猜中过程。但我依然看重陶菲克在那场比赛中教给我的一些教训。
摘自《林丹自传:直到世界尽头》
林丹 著
- 上一篇:ts5决赛-ts5中国区赛程
- 下一篇:皇马vs马竞点球大战-皇马马竞点球大战西超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