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冰球比赛规则-青少年冰球决赛时间
北京是如何打造亚洲顶级冰球赛的?
4月28日第三届“奥运城市杯”北京国际青少年冰球邀请赛在京开幕。本次比赛由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中心、北京市冰球运动协会主办,将持续至5月3日,吸引了来自8个欧美国家的高水平俱乐部青少年冰球队来京与北京的冰球少年们展开竞技、交流。
“举办这项赛事不仅有助于促进北京冰球运动发展,也将为筹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培养服务、运营、裁判等专业人才。我们将力争把这一赛事打造成亚洲顶级青少年赛事。”北京奥促中心副主任高云超说。
与前两届相比,本届北京国际青少年冰球邀请赛的规格有所提升,赛事组委会由市政府牵头成立,得到了各委办局及相关部门的支持。赛事组织运行也更为规范,从裁判到数据系统都是专业水准。
本次比赛采用国际冰球联合会授权的实时数据录入系统,这是国内青少年冰球比赛首次使用该系统,北京2022年冬奥会就将使用这套系统。同时,北京市冰球运动协会邀请的场内裁判均是国际级裁判员。北京市冰球运动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邢隺表示,裁判员等专业人才培养是市冰协助力筹办北京冬奥会的重点工作之一,“裁判的成长不仅需要积累执裁场次经验,也要在高水平比赛中不断实践。我们举办的这项高水平赛事,也会给裁判提供锻炼平台。”
本次赛事的主场地奥众冰上运动俱乐部冰球场也具备国际水准,冰面质量高,观赛、餐饮、休息等配套设施齐备。组委会还开设了官方网站,提供实时更新的比赛信息、赛事和球队介绍、比赛直播等服务。
尽管北京国际青少年冰球邀请赛创办仅3年,但已得到国际冰球界的广泛认可。
此次参赛的队伍来自冰雪运动强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德国、捷克、瑞典、芬兰、拉脱维亚,均是代表当地最高水平的青少年冰球队。“从竞技层面来看,我们这项赛事已经是亚洲地区最高规格的青少年赛事了。
北京国际青少年冰球邀请赛不仅是高水平比赛,更是一次国际青少年冰球交流活动。赛事期间,组委会将安排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来源:北京日报
为什么冰球比赛经常打架?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冰球场上经常打得不可开交,但裁判永远是袖手旁观。有的球迷不禁会问:为什么裁判不劝架?更意外的是一旦双方球员要拼个你死我活的时候,裁判暂时会变身拳击裁判,站在一旁看着“拳赛”进程,直到一方被打倒在地,裁判才会上前把双方拉开,这场合法斗殴宣告结束,两位拳击手各自戴好护具重新投入比赛。其实,裁判之所以不劝架,是由于劝架过于危险――之前在一场冰球比赛中,一名裁判被一位队员脚上的冰刀割破颈部,血流不止,直接陷入昏迷。另外,为了增加比赛的观赏性,裁判也有意识地默认了打架的发生。当然,等打架结束后,裁判还是要出面维持秩序的,还要兼顾“打扫战场”,以免影响此后的比赛。“当你用拳头结束对手的挑衅,这显然是一种比冰球技战术更有效的战术。”2007年,NHL明星球员布加德兄弟甚至开办了打架训练营,由此可见,打架在冰球运动中,是多么普通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怕的是,冰球赛场上的打架之风有越来越年轻的趋势。上个赛季,NHL发生了455次打架事件,差不多每3场球就会出现一次。然而在WHL这个包含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球队的青少年冰球联盟,平均下来每场比赛都会有一次斗殴。看起来,似乎14-20岁的青少年球员比成年人更爱打架。在WHL联盟之下的青少年联赛设有三个级别,各个级别对打架都有相当严格的规定。
初级联盟参赛者是14-15岁的初中生,这里禁止打架,违规者马上被驱逐出场并停赛数场,球队也要受罚;第二级别的规定就有意思了,每人每赛季可以有一个合法打架的“额度”――1场,在额度内打架,裁判就会如文章开头那样,仅仅是关注而绝不干涉;第三级也就是顶级青年联赛,选手每赛季的合法打架“额度”增加到6场,在这种宽松、甚至是鼓励打架的规则下,一场球打4次也不稀奇。“既然有一次打架的机会,上一场我就干了。”15岁的罗斯亨迪还是第二级联赛的小球员,“那家伙在角落里对我说垃圾话,挑衅我,我转身就跟他干上了。”当亨迪这样的球员继续成长进入WHL成人组,他们就可以像NHL一样几乎无限制地打架,代价无非是当场被罚出场5分钟,赛后最多被停赛两场。“我根本不怕打架。我有时候会去体育馆打沙袋,练拳击,我随时做好了打架的准备。”亨迪说。按照NHL打架高手的介绍:“出拳频率要快,要用爆发力,并要不停地拽扯对方,直到对方倒地。”但是,绝对不允许从身后偷袭他人――NHL一位前锋在一次斗殴中被偷袭,导致脊柱骨折,最终瘫痪。过去几年,职业冰球运动员因为打架而造成脑损伤去世也不在少数,德里克鲍嘉的案例最受人关注。
身高2米01,体重244斤,纽约游骑兵队球员德里克鲍嘉不惧怕任何对手,不仅不惧对手的凶狠冲撞,当冲撞超过界限时,他还会毫不犹豫地出拳。效力NHL的6个赛季里,鲍嘉的球场打斗记录达84次,他不惜停赛受罚,或者养伤休战。然而一时所谓的英雄主义或者男儿气概过去后,悲剧发生了,年仅28岁的鲍嘉死于家中。费城飞人队边锋乔迪谢利是比鲍嘉更危险的打架大王,他的十年生涯已经有167次斗殴,其中和鲍嘉就单挑过6次。“我年轻的时候,第一波上场被打、被撞,无所谓,第二波、第三波上来照样干。但是现在我改变了,被打了之后不是去报复,而是要学会换一种方式避开纠纷。”
一般球员有了脑震荡症状,都不肯下场,不想错过比赛遭受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也有文化方面的影响,被欺负了不“找回来”,这在男性荷尔蒙气息浓郁的冰球场上是种耻辱。只有当愣头青变成老将,脑袋和身体逐渐出问题了,才会意识到身体是本钱这个最基本的道理。吉姆汤姆森知道这种感觉。他以前是一名执行者,他从1986至1994年为美国全国冰球协会的6个队效力,保护明星球员。汤姆森经常喝烈性酒并服用止痛药,来帮助他消除深夜心中的不安。他从未流露过自己的恐惧,但每当他得知第二天必须在球场上打架时,他都害怕在1.5万名怒吼着要打死他的球迷面前被揍得皮开肉绽。
在职业生涯中,汤姆森遭受了6次有证明的脑震荡,还有几十次脑震荡没有报告。他深信,在数十次打斗中脑部受到的打击导致了他的焦虑、抑郁和成瘾。汤姆森的球员生涯结束后,他的毒瘾加重,抑郁恶化。情绪低落时,他蜷缩在床上,用毒品和酒减轻痛苦,想着结束自己的生命。他说:“我知道作为执行者给我带来了什么,知道它如何毁掉了我。”执行者经常会从从一个球队转到另一个球队,直到榨干耗尽他们的价值。他们常常拒绝报告脑震荡,因为他们担心离开冰球场会使他们失去工作。他们是真正的勇士,他们也是最可怜的人,他们在点燃球迷热血的同时也将生命奉献给了冰场。
每个冰球队都有自己的执行者,他们的工作就是打架。他们上场的任务说明很简单:你敢碰我们队的优秀球员,我们的得分手,我就打你的脸。当对手在比赛中动作过大的时候,或是有队友遭到挑战,这类球员就一马当先出来打架。有时候出于战术需要,这类球员也会挑衅对方的核心球员,通过“兑子”减弱对方的战斗力。打完架之后,就乖乖地等裁判处罚。双方的执行者一般都是身高体壮不怕打的球员,几乎每场比赛都会对对手拳脚相加,而他们往往也是球队的明星,有着很多的崇拜者。挑选一名执行者,首先要看他是否是一个无所畏惧的家伙。各支球队都在找那种能对攻击马上作出强硬反应,能和他的队友坚决站在一边的球员。这类球员必须要能打,需要他展示强硬的时候,就必须硬得起来,这才是真正的冰球执行者。在比赛中最容易出现打架事件的有2种情况:第1种是两队实力非常相近,比赛非常激烈,这时就容易出现打架事件。第2个就是两队实力太过悬殊,弱方恼羞成怒也容易出现打架事件。打架已经成为冰球比赛中约定俗成的一部分。就像中世纪骑士对决,双方球员一对一PK,直到某一方被打倒在地。
中俄冰球队在青少年冰球联赛中发生群殴事件吗?
10月29日报道,中国昆仑鸿星青少年队和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台风”队队员在青少年冰球联赛期间发生群殴。
群殴视频发布在青少年冰球联赛官方网站上。比赛在星期五开始,最终以4-0结束,俄罗斯队获胜。
10名球员参与斗殴,结果球员们被罚252分钟,两场比赛两个队共被罚304分钟。
冰球是允许打架的,打架是冰球比赛的一部分噱头,但是群殴并不多。每个队都有专门的人才是专门负责打架的,这个叫“行刑人(Enforcer)”,除了打架还负责保护得分球员。一般打之前还会很斯文的互相示意,然后扔掉手套和球杆,再开打,打出胜负了再由裁判拉开,一般是判罚下场几分钟,这种打架是鼓励的,观众也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