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枯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经典回顾

文章内容

马健谈总决赛连输两场-马健比赛录像

tamoadmin 2024-09-09
“逍遥王”巩晓彬:牛X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对于不少篮球少年来说,球员时期的巩晓彬就是他们最想成为的人。 因为当时纵横赛场的巩晓彬,不光拥有惊艳绝伦的美妙天赋、

“逍遥王”巩晓彬:牛X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马健谈总决赛连输两场-马健比赛录像

对于不少篮球少年来说,球员时期的巩晓彬就是他们最想成为的人。

因为当时纵横赛场的巩晓彬,不光拥有惊艳绝伦的美妙天赋、内外兼修的细腻技术和独步一时的华丽脚步,被誉为全亚洲最好的二中锋,还是一个真正集英俊与才华于一身的男子,他是中国篮坛 历史 上唯一一个既配得上“玉树临风”,又令对手闻风丧胆的独特存在。男人为他的球技而沉醉,女人为他的颜值而疯狂。

纵览巩晓彬的篮球生涯,他不仅拿过联赛MVP、得分王和最佳技术奖,当过“抗韩英雄”,做过风靡一时的篮球明星,还谈过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最后又成为一支球队永远的图腾……如果把年轻时的巩晓彬放在当前这个时代,他无疑会成为引领风潮的顶级流量,然而,由于所处时代背景的不同,巩晓彬在成为“逍遥王”的同时,其实也遭遇到了许多不可避免的坎坷、限制和遗憾。

凡是执教过巩晓彬的教练,都会承认——巩晓彬,就是天生的篮球明星。

他出生于真正的篮球世家,父亲巩宜彭身高1.86米,作为球员曾为山东男篮一队效力过十七载,退役后又在教练岗位上耕耘了十余载;母亲高勤芳身高1.8米,不仅曾是山东女篮一队的队员,还入选过女篮国家队,退役后担任过山东女篮的教练员。

父母出色的基因造就了巩晓彬惊艳的身体天赋,一出生腿就特别长,上小学时身高已与老师相差无几,除了身材优势外,巩晓彬在田径和跳高方面也早早展露出了过人的才能,在当时看来,子承父业绝对是巩晓彬最理所当然的选择,在巩晓彬12岁那年,他已经长到了1.82米,但在巩父向济南部队篮球队推荐儿子时,对方却认为巩晓彬年纪太小而将他拒之门外,结果阴差阳错间,足球就成了巩晓彬第一项正式从事的运动。

这就是中国八十年代的篮球教育,即使是再耀眼的天赋,也要等到年纪达标后才予以培养。不过就像以“梦幻舞步”著称的奥拉朱旺一样,在绿茵场上的经历其实并没有耽误巩晓彬的篮球事业,反而淬炼出了他坚实的脚腕力量、流畅的脚步技术、与身高不相符的灵活协调性和那种在赛场上舍我其谁的霸气。

巩晓彬当时在足球队的教练是陈时仪,这位齐鲁名帅的治军思想是:“只要上场,就要有‘老子天下第一’的气势,就算对手是国家队,也要跟他拼到底!”这种强硬的比赛气质最终也成了巩晓彬日后扬威于篮球场之上的宝贵财富。

在山东省足球三队踢球的那段时间里,巩晓彬和后来的泰山队名将唐晓程和冯建国是队友,一起拿过全国邀请赛的冠军,当时在国家体委足球处任职的陈成达在看过巩晓彬的风后,认定他将来大有可为,巩晓彬也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为中国足球冲出亚洲尽一份力,但巩晓彬的身高却很快直逼两米,父母不得不未雨绸缪,让儿子改打篮球。因为当时的世界足坛还没有科勒(捷克 历史 头号射手,身高与巩晓彬同为2.02米)这一号人物,全世界超过1.95米的足球运动员几乎没有,实在是没有先例供巩晓彬一家参考。

PS:据巩晓彬的父母表示,由于巩晓彬身体素质极佳,很多专业队都对他感兴趣,尤其是足球队,不过巩晓彬的父母当时和陈成达有约定,如果巩晓彬身高超过1.95米,就要放巩晓彬去练篮球。

就这样,中国足坛失去了自己的科勒,山东男篮青年队多了一个基础很差却天不怕地不怕的巩晓彬。

说到16岁才开始正式打篮球的巩晓彬,与他同时进入青年队,也是后来在山东队和国家队的搭档纪敏尚直言,“那时他球都不太会运,(动作)有点难看,可是他特别自信。”

而另一位队友鞠维松则对巩晓彬的点火就着的暴脾气记忆犹新,“他火气特别大,我们青年队第一次打正式比赛,裁判吹他犯满离场,他就是不下去。还有次他连续被盖帽,却还是连续强行上篮,就是不服那口气,到后来,不是打球,简直成了打人!就连我们当队友的,当时都有点怕他。”

虽然基础很差,但在隋福安(中国女篮名将隋菲菲的父亲)教练和巩父严格的训练下,天资聪颖且极度自信的巩晓彬很快就练得像从小一直打篮球那么好,仅用一半年时间,他就凭借着在全国联赛和全运会上敢打敢拼的作风得到了业界的认可,升入了山东男篮一队,并入选了中国国青队。

不过那时节,山东男篮正经历巨变,教练和球员们走的走,退的退,原本担任山东队助理教练的巩父被推上了主教练一职,然而没过多久,巩父就因为人际关系和战绩压力主动请辞,结果巩父一走,那些与巩父交恶的关系便直接将矛头指向了巩晓彬。

日益加剧的摩擦迫使巩晓彬一度无奈的离开了山东,投奔了父亲昔日的队友,也是时任南京部队主教练的孙邦。识才的孙邦很快就做好了军区首长的工作,准备把巩晓彬正式调入南部。也就是说,在当时,山东队险些放走了他们未来的队史第一人。

也许是因为巩晓彬的特别,讨厌他的人,不想给他立足之地,而欣赏他的人,则会将他视若珍宝。

但巩晓彬的才华终究是无法被掩盖的,在1988年于山东济南举办的首届城运会上,不满二十岁的巩晓彬一鸣惊人,带领与他同样稚嫩的山东队在家乡父老面前一路杀进决赛,摘得篮球领域的唯一一块最佳运动员奖。看到巩晓彬大放异彩,幡然醒悟的山东省队马上将他留住,正在选材的国家队也向仅接受正式篮球训练两年半的巩晓彬发出了征召。

然而,就在巩晓彬赴京报到前夕,他的生涯却险些因一场“电视机风波”而走向一个截然不同的方向。据有关报道记载,是巩晓彬在家看了半集《巴顿将军》就被母亲催去宿舍后觉得不尽兴,于是他就把游泳队没人看的电视机搬到了自己宿舍里继续看后半集,却忘了告知主人,结果主人回来一看电视机不见了就直接报案,后来闹得沸沸扬扬,还被人上报给了国家队,说巩晓彬视机。

虽说这场风波在现在看来多少有些难以理解,但在遥远的八十年代后期,电视机还是极为珍贵的奢侈品,而看电视也是当时为数不多的重要 活动之一,如果换成是电视机长时间无人问津、智能手机随处可见的现在,或许就不会爆出这场险些让巩晓彬国手生涯“胎死腹中”的巨大风波。

好在彼时接任中国男篮主帅一职的正是非常了解巩晓彬的孙邦,在结束汉城奥运会的征程后,中国男篮正值大规模的“换血”之际,最为薄弱的内线急需年轻血液的注入,于是孙邦便力排众议,助资历尚浅且身陷风波的巩晓彬化险为夷,将他选进了中国男篮征战1989年北京亚锦赛的阵容名单之中。

第一次进入国家队,年轻的巩晓彬和正值巅峰期的王非成了队友和室友,在球场上和他们并肩作战的还有老将宫鲁鸣、匡鲁彬和孙凤武,以及与巩晓彬同样年轻的马健。

这支中国男篮的首要目标就是从韩国男篮的手中夺回短暂丢失的亚洲霸主地位,报汉城奥运会和日本邀请赛上败给韩国男篮的“两箭之仇”。

虽然磨合时间不长,但跑跳如飞的巩晓彬和飞天遁地的马健刚好符合这支中国男篮原有的“小快灵”的战术特点,并帮助中国队在亚锦赛上一路过关斩将,最终以102-72大胜韩国队30分,摘得桂冠。决赛那场球,王非独得31分,赢得了“韩国克星”的威名!而初登亚洲之巅的巩晓彬也跟着前辈们开阔了眼界,个人的球技更是在与各国高手的较量中突飞猛进。

PS:多说一句,王非王指导身高只有1.9米左右,但经常冲击篮下,一度是国家队的核心,球风非常勇悍,所以也难怪他和巩晓彬特别对脾气,只是可惜没有留下太多打球的影像记录。

生涯首次抗韩成功后,巩晓彬的事业开始进入上升期:

1990年阿根廷世锦赛,巩晓彬场均以72.7%的命中率为球队贡献5.8分,帮助中国队赢得了两场胜利;之后的北京亚运会,伴随着《亚洲雄风》的旋律,巩晓彬助中国队以不败战绩成功折桂;1991年日本神户亚锦赛,孙邦因病离任,蒋兴权接过中国男篮教鞭,22岁的巩晓彬依然是球队主力,并帮助中国男篮再次击败韩国队夺冠;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巩晓彬场均8分,其中在对阵委内瑞拉队和阿根廷队的比赛中,巩晓彬发挥的尤为出色,分别以87.5%和63.6%的命中率拿到了18分和16分。

那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排名垫底,中国女篮却 历史 性的闯进了决赛圈,其中在半决赛与古巴队交锋的焦点之战上,中国队表现最出色的球员当属独得20分的后卫李昕,而这位英姿飒爽的辽宁姑娘便是巩晓彬的热恋对象。

如果是在当今,能看到这样一对篮坛的“才子佳人”相恋,想必人们一定会送上衷心的祝福,并对他们未来的爱情结晶报以期待,就像后来的姚明和叶莉那样。但是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国家运动队里却是明令禁止现役运动员谈恋爱的,更别提当时国家队男女篮的主教练蒋兴权和李亚光还都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大家长”,于是巩晓彬和李昕的恋情便遭到了强烈的阻挠和干预,闹到后来,甚至直接将这两名正在迈向巅峰的篮坛明星同时踢出了国家队!

据传,的原由是在中国女篮 历史 性摘得奥运银牌后,刚刚立下大功的李昕本来满心欢喜的想去济南看望巩晓彬的父母,但是李亚光却不给,谁料李昕竟一气之下无视命令,擅自离队跑到了济南……而等到来年中国女篮备战世界大会时,李昕再次被国家队征召,但性格倔强的她却选择了拒绝,如此一来,被激怒的李亚光便告到了国家体委篮球司,要求也对巩晓彬取惩罚措施,国家体委篮球司去征求蒋兴权的意见,结果本来就对巩晓彬性格感到头痛的蒋兴权表示同意,直接将巩晓彬移出了男篮的大名单,而两人也就此结下了“梁子”,只可惜到头来,巩晓彬和李昕并没有走进婚姻的殿堂。

虽然在风波过后,巩晓彬还是代表中国男篮参加了1994年的加拿大世锦赛,但除了在对阵美国队的比赛中出场了6分钟外,其余的比赛,他都是在冰冷的板凳上度过的。中国男篮 历史 性的闯进了世界八强,但与其说他是这段辉煌篇章中的缔造者之一,倒不如说他更像是一个旁观者。

那是巩晓彬的巅峰期,华丽的脚步梦幻流畅,篮下的终结手段层出不穷,出众的射程远至三分线外,面框和背身的进攻技巧兼而有之,时常能在实战中送出技惊四座的精彩扣篮......只可惜一身的好本领,却只能在国家队观战。

直到同年的广岛亚运会上,巩晓彬才迎来了重新证明自己的机会:

在中国队与老对手韩国队争金牌的决赛上,面对不利的开局,蒋兴权终于派上了此前在小组赛里机会不多的巩晓彬。只见临危受命的巩晓彬毫无惧色,甫一登场便有如猛虎下山一般一发而不可收拾,他先是通过连续的个人强攻造成杀伤,将追至23平,然后又用大步流星的快攻甩开对手。待到下半场,他更是变着法儿的痛打韩国队的整条防线,持球强突、快攻上篮、空中补篮、抛投、打板、翻身跳投......简直无所不能!全场比赛,巩晓彬狂砍23分和13个篮板球,与轰下33分的胡卫东一内一外,全面爆发,带领中国队以100-72大胜韩国队,成功问鼎。

可以说,此时的巩晓彬在整个亚洲范围内的二中锋位置上已难逢敌手。

但在重登亚洲之巅后,25岁的巩晓彬不禁开始迷茫。因为对于他个人而言,国内和亚洲都已不再具备能促使他更进一步的竞争环境,可由于他在国家队的微妙处境,他与世界级高手过招的机会也变得少之又少,于是乎,巩晓彬便萌生出了到国外去闯荡一番的念头。

在1994年参加《齐鲁英豪耀体坛》的晚会录制时,巩晓彬曾表示,他已正式向省体委提出申请,打算去海外的某个职业俱乐部边读书边打球,并憧憬着:“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在职业队里与欧美外籍球星的对抗,我的全面素质和球艺一定会有新的进步,这对国家和我本人都有好处。”

如果是在今时今日,巩晓彬想要实现去海外历练的愿望其实并非难事,后来被他挖掘出的山东队球星丁彦雨航就实现了这一梦想,但放到彼时的中国篮坛,却只能是痴人说梦。1986年被老鹰队选中的国家队正选中锋宋涛,因严重的伤病没去NBA,接替宋涛位置的王立彬,为了出国拼到鱼死网破辗转去了日本和。而后来马健通过私人关系转道菲律宾出国,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直到1996年,才有了郑海霞登陆WNBA这一成功案例,但男女篮所处的环境显然大不相同。

经过漫长而徒劳的等待后,巩晓彬的愿望终究还是落空了,他的生涯轨迹并没有驶向一个更高水平的职业联赛,而是留在国内联赛里继续毫不费力的称王称霸。

在此之前,巩晓彬“逍遥王”的绰号本是夸赞他从容潇洒的球风,但至此之后,原本就对自己要求不太严格的他在训练场和球场之外也变得愈发逍遥,不过凭借着极高的篮球智商和纯熟的技艺,巩晓彬即使练得很少甚至有时候不怎么练,也照样能将竞技状态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准。

1995年,CBA正式打响,巩晓彬以场均26.1分9.6篮板1.5助攻1.8抢断和1盖帽的全面数据,带领山东男篮杀出了联赛第五名的好成绩。同年首尔亚锦赛,蒋兴权率领中国男篮再度加冕后,便功成身退,由宫鲁鸣接任男篮主教练一职备战亚特兰大奥运会,18岁的王治郅也正式进入了国家队。

为了提高王治郅的篮球技术,宫鲁鸣指导每次日常的训练结束后,都会安排王治郅和巩晓彬一打一,就是在此过程中,王治郅偷师到了巩晓彬精湛的脚步,并在未来将其发扬光大。当时的王治郅年轻有梦,每天都练得特别拼命,但巩晓彬却总是满不在乎,纳闷的王治郅不禁去问巩晓彬:“大彬,你怎么不好好练啊?”巩晓彬只是淡淡的反问:“没挑战了,还练什么?”

两人沉默不语,巩晓彬的心中显然已经有了答案,而年轻的王治郅仍在苦思冥想属于他的答案。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王治郅一飞冲天,巩晓彬亦有不俗的发挥,在出战超过五分钟的四场比赛里,场均能为球队贡献9.8分和6.5个篮板球,帮助中国男篮首次闯进了奥运八强,被人们视作中国男篮“黄金一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回到CBA后,巩晓彬又打出了场均28.2分加9.2个篮板的劲爆表现,得分榜排名第二,山东队的排名也上升到了联赛第四,为了弥补他错失MVP的遗憾,官方专门为他量身定制了“最佳技术奖”。待到19-98赛季,28岁的巩晓彬自然而然的成为整个CBA最耀眼的明星,场均27.1分9.3篮板,投篮命中率54.3%,三分球命中率更是达到了恐怖的41.5%,荣膺得分王和MVP两项大奖,以全华班作战的山东男篮也在他的带领下首次杀到了第三名,这也是球员时期的巩晓彬距离CBA总冠军奖杯最近的一个赛季。

不过说起巩晓彬最为人称道的高光时刻,还要属1998年曼谷亚运会决赛上的“浴血擒敌”,由于中国男篮在19年的利雅得亚锦赛上马失前蹄,意外的输给韩国队,只得到了第三名,所以他们誓要在曼谷亚运会上完成复仇。

这届亚运会,昔日的老大哥王非成为中国男篮的主教练,而巩晓彬不仅成了中国男篮的队长,还是高举五星红旗入场的中国代表团旗手。到了在赛场上,亦师亦友的二人带领中国男篮一路高歌猛进,再次与韩国队会师决赛。比赛一开场,中国队便声势如虹,取得领先,其中巩晓彬除了用外线远射和内线强攻为球队频频建功外,还在快攻中以一记霸道凶猛的单手劈扣震慑住了正幻想反扑的对手,同时令中国队士气大振,进一步拉开分差。

结果被打急了的韩国队,不出意料的动作越来越大,在上半节末,韩国队的九号球员一肘击中了巩晓彬的眉骨,“逍遥王”顿时血洒赛场,不得不下场接受治疗。

可他没有让人担心太久,缝上几针经过简单的包扎后,巩晓彬便伴随着现场女球迷们疯狂的尖叫,上演了“王者归来”,走上前去,将韩国队杀了个片甲不留!

这场过后,主教练王非,主动将自己“韩国克星”的威名送给了巩晓彬:

“韩国队是中国队在亚洲最强的对手,你知道韩国队队员最怕中国队哪一个?巩晓彬!中国队里最不怕韩国队的也是巩晓彬。巩晓彬一上场,韩国队的教练就得站起来,因为他坐不住!”

就这样,“逍遥王”的荣誉簿上多了一块金牌,脸上也多了一道疤痕,即使时至今日,也依然触目惊心,但巩晓彬自己却是云淡风轻。

这就是巅峰期的巩晓彬,在国内联赛和亚洲赛场上完全就是无解的存在。在球迷和媒体们的眼中,他是潇洒至极的“逍遥王”,而在山东队队内,他还有一个更加响亮的绰号——“皇帝”。

之所以能被全队上下拥上“皇位”,一方面是因为巩晓彬统治级的赛场表现,另一方面是因为他那种舍我其谁、谁也不服的霸气,再者就是因为主教练叶鹏给予他的绝对核心地位和近乎于溺爱的优待。

训练时,叶导经常对巩晓彬说的是:“多大量,你自己掌握。”巩晓彬一听,自然是怎么轻松怎么来,发展到后来,由于巩晓彬的朋友太多,应酬也多,有时候山东队出去打客场,下了飞机,他也不跟队友坐大巴,而是让朋友接风洗尘。

其实“皇帝”这个绰号就是叶导起的,看到主教练都这么对待巩晓彬,队友们也就自然都拿巩晓彬当“皇帝”供着。长此以往,巩晓彬也就养成了习惯,但这种习惯无疑是秉承“三从一大”的蒋兴权教练所深恶痛绝的。

1999年,蒋兴权再度出山,执掌中国男篮,巩晓彬还是男篮队长,于是在集训期间,两人的矛盾和摩擦日益加剧,最终便爆发出了轰动篮坛的“卡伦湖风波”。

根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巩晓彬的说法是:“有一天训练结束后,我无意识地踢了一下场边自己的球衣,没想到蒋兴权指导就说我态度不端正、闹情绪,甚至骂我是害群之马!因为实在忍受不了这些难听的话,我们便吵了起来。”

而蒋兴权则表示,不用巩晓彬是因为他原来在队里太难管了,是出了名的“刺儿头”。他批评巩晓彬,不仅仅是因为他踢球衣,而是在集训期间的一次对抗中,王治郅盖了他一个,结果恼羞成怒的巩晓彬回手就给了王治郅一肘,再加上“他平时训练不刻苦,动不动就喊累,所以我对他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并决定撤除他的队长职务,改由孙军担任队长。”

得知爱徒被国家队除名后,叶鹏主动跑到北京找到时任篮管中心主任的信兰成和蒋兴权本人,代巩晓彬向蒋兴权道歉,其实当时信兰成已经定了调子,只要巩晓彬亲自向蒋兴权打个电话承认错误,这场风波也就过去了,但“逍遥王”却死活也不肯打这个电话。

于是乎,年满三十岁的巩晓彬再次被国家队除名,个人最后的巅峰也与悉尼奥运会失之交臂,回到CBA后,山东队管理层内部又发生内乱,巩晓彬一度被新来的外教利马斯排出了常规轮换,山东队也陪着他们的“皇帝”坠入了低谷……

等他再次披上国家队战袍时,已不再是球队的主力。2002年的釜山亚运会决赛,中国队在最后1分57秒内被韩国队神奇逆转,昔日的“韩国克星”巩晓彬最终也只能坐在板凳席上略带遗憾的挥别了自己的国手生涯。一年后,伤病缠身的巩晓彬正式宣布了退役。

回首巩晓彬的生涯过往,待得尘埃落定,曾经的那些辉煌与遗憾,最终都化成了一卷只属于那个时代却又不拘于那个时代的绚烂篇章。如果他能在当前的这个时代打球,或许就不会经历“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的茫然,或许就能“有情人终成眷属”,或许就能成就一段更宏大的故事篇章…….但纵使这些都未能得偿所愿,“逍遥王”也依然是中国篮球史上那个最鲜明、最令人神往的万众偶像。

NBA是如何进行商业运作的?

商业开发策略

从 1946 年创立开始, NBA 从一无所有变成现在世界上最赚钱的职业联赛之一,成为各种体育联赛效仿的成功典范。在 60

年历史中, NBA 用前 30 年做联赛水平的培养和商业运作的内部基础;后 30 多年将其推向市场,推向世界。

NBA 开始的时候,就像是一个自娱自乐的业余联赛,没有什么影响。直到 1953-54 赛季,电视台才第一次转播 NBA 的

13 场比赛,付给 NBA3.9 万美元。但在这之后近 20 年里,虽然一直有 NBC 和 ABC 两家电视台转播 NBA 的比赛,但两家都没有付给过 NBA

一分钱。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 13 年。从 13-74 赛季,哥伦比亚广播电视台 (CBS) 与 NBA 签订合同,并付给 NBA 三年 2700

万美元的转播费用。这之后, CBS 共与 NBA 续约 4 次,到 1986-87 赛季时,转播费用已经涨到 4 年 1.74 亿美元,几乎是 13 年前的 5

倍。

年,改变 NBA 命运的斯特恩出任 NBA 第四任总裁, NBA

几乎所有的规章条例、运作理念、经营手段、市场推广、国际化进程,全部是斯特恩亲手缔造或者是他主要参与的。在斯特恩上任期间, NBA 的总资产翻了 5

番。斯特恩还建立了 NBA 有线电视、 NBA 网站、 NBA 城、 NBA 商店、 NBA

流动大巴等项目,这些推广方式已经几乎成为篮球联赛固定的运作模式。

目前, NBA 的广告收入也与日俱增。现在联盟的服装有阿迪达斯,运动鞋有耐克和锐步,饮料有可口可乐,食品有麦当劳,网络有

AOL ,就连儿童玩具都有乐高公司赞助。早在 2002-03 赛季 ,NBA 指定的赞助商就有 19 家,其他各种广告更是不计其数。

NBA 来到中国时,虽然门票不菲,但仍然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形。在“姚明热”疯狂的上海,球迷不惜等待 40

个小时以求一票。在北京,由于超过 5000 名球迷聚集在购票点外,迫使有关方面不得不提前 9 小时卖票, 5000 张门票以 21 . 75 美元到 362

美元不等告罄。

经营制度创新

斯特恩的伟大之处,并不只是将联赛推上一个高度就算完事,他做了很多制度性的工作来保证 NBA 的良性运作,例如:经纪人制度

( 包括自由球员转会 ) 、球员工会与俱乐部谈判制度、引进工资封顶、反毒品公约等。今天, NBA 已经成为一个完全制度化运作的组织,因而能够基业长青。

NBA 的选秀制度。为了使 NBA 各队的实力水平不至于太悬殊,从而增加比赛的精彩和激烈程度, NBA

都要在每年度的总决赛之后,在 6 月下旬举行一年一度的“选秀大会”。参加选秀的一般是全美各大学的学生,均为 NCAA

全美大学生篮球联赛中的佼佼者。当然,最近几年里,高中生和国际球员有增多的趋势。 NBA

根据他们的综合实力给他们打分排名,然后,各球队依照该年度在常规赛中的胜率排名,按由弱到强的顺序依次挑选。

选秀并非仅是一个以炒作新明星为目的的媒体秀,而是对于维持 NBA

的竞争力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制度机制。美国的各大职业球赛,不设升降级。

刺激球队上进的一个主要动力是季后赛。季后赛不仅增加了比赛的场次,而且真正把比赛变成了全国性赛事,赢利远非一般比赛可比。在季后赛中走得越远,球队赚头就越大。但是,仅仅凭这一规则,

NBA

马上会贫富分化。试想,一个队打到季后赛最后一轮,就成了全美著名的强队,财源滚滚,买队员手面也很大。一个队没有打入季后赛,收入降低,不仅买不起好队员,甚至不得不把本队的王牌卖掉。久而久之,上述这两种队就不是对手,

NBA 的竞争性下降,最后只有四五个队的比赛好看。

用来制衡这一趋势的制度,就是第一选秀权。每年 NBA

选秀,最弱的队先挑队员。通过选秀制度的杠杆作用,弱队每年总能得到一些能量补充,成功地利用这一优先权,弱队就有了起死回生的机会。而强队得到好球员的几率则相对较小,这样就使得

NBA 各队之间的实力差距不至于太悬殊,保证了比赛的水平和质量,进而也就保证了 NBA 的活力。

另外, NBA 球队之间的球员交换机制,也表明了参与球队希望“双赢”或者“多赢”

的愿望。像勇士队与小牛队完成的九人大交易,其出发点就是为了共同提高两队的实力。在这场交易中,两队的明星球员贾米森和范埃克塞尔作了互换。在小牛队中,虽然范埃克塞尔实力一流,充满,但由于纳什的稳定发挥,使得他的作用大多是锦上添花,很少能雪中送炭。而由于内线实力的欠缺,他们在和湖人、马刺那样内线实力强大的球队的对抗中处于劣势,因此,得到贾米森这样的明星球员,既能提高得分能力,又能增加内线高度,对球队大有裨益。同样,贾米森虽是勇士队的头号球星,但和他司职同样位置的墨菲上个赛季进步神速,况且比他更高更壮,似乎已能替代他的角色。倒是勇士队的后卫阿瑞纳斯虽然获得了上个赛季的“进步最快奖”,但由于年轻和欠稳定,常常无法帮助球队在关键的比赛中力战到底,他们曾看上了马刺队的克拉克斯顿,还将“袖珍后卫”博伊金斯招致麾下,但这些人和范埃克塞尔相比,显然不在一个档次。因此,勇士队才会放走头号球星,迎来小牛队的替补后卫。这种思维和行为方式,正是期待“双赢”的表现。

火箭走出低迷的起点,其实就是一次火箭高层进行一个重要的球员交换——用杰克逊交换黄蜂的韦斯利。现在 NBA

中,攻防转换的节奏越来越快。在 20

多场的比赛中,火箭高层敏锐地发现了重大问题——对手屡屡针对姚明在速度上这个最大的软肋,不断地扯开火箭的防线(特别是在抢到后场蓝板发动反击时),而火箭的其他队员,并不是个个速度都能弥补姚明的软肋。所以,火箭高层才不惜用表现一直稳定、优秀的杰克逊,换来黄蜂的老将韦斯利来弥补姚明速度上的不足,做的一笔让人看不懂却极其正确的交换。由此,带来了球队的重大转变,形成了现在火箭的四快一高的先发阵容,火箭的战绩也一路攀升,姚明的发展也慢慢步入了正轨。

季后赛和选秀制,一个鼓励强者,一个扶助弱势,既刺激了竞争,又保持了各队之间实力的均衡,交换制则起到互补的作用。所以包括篮球在内的美国各大职业球类联赛,没有出现欧洲足球俱乐部那样过度的贫富分化。要知道,足球和篮球不同,常常一球定音,偶然性很大,弱队偶尔还可以战胜强队,但是在篮球中两队实力分化到一定程度,弱队就不可能有机会。没有选秀制,

NBA 的比赛就不堪设想。

市场培育策略

NBA 对中国的 “ 暗渡陈仓 ” 可以追溯到 1991 年,中央电视台体育记者于嘉说,大卫 ·

斯特恩当年首次造访中国和央视洽谈转播 NBA ,耐心地解释 NBA 是什么,转播可以不收费等等 …… 直到央视同意转播。

1992 年乔丹领衔的 “ 梦之队 ” 在巴塞罗那奥运会横扫千军,征服了全世界球迷,斯特恩又适时地把 NBA

推向了中国。从 1991 年到今天,中国已有 12 家电视台与 NBA 签订了电视转播合同,在北京等城市 NBA 转播覆盖率提高了 3 倍。

NBA 在引进中国球员方面也是 “ 蓄谋已久 ” ,上世纪 90 年代,宋涛和马健就先后被 NBA

相中,只是后来因伤病等原因没有成行。 1999 年,王治郅成为 “ 正统 ”NBA 球员。短短几年间,姚明、巴特尔、薛玉洋、刘炜快速跟进,更多年轻中国球员被

NBA 球探关注和观察。打中国球员算盘的当事球队,除了竞技角度的考虑,更多的还有商业动机在其中。

从冷静的态度来看,与其认为 NBA 在日益认可中国篮球的水准,还不如说是中国市场的巨大商机让 NBA

根本无法抵挡住诱惑。根据泛亚市场资讯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 15 至 24 岁的男性中 75% 是 NBA 球迷,在 20 至 29 岁的所有人士中, NBA

是他们最爱看的电视转播的体育联赛,全国有超过 31400 多万观众收看 NBA

的节目。中国赛的成功与否、效果好坏,美国人比中国人还关心。篮球评论家单磊分析说,中国这一 “ 新大陆 ” 的发现为 NBA

打开了另一扇门,至少斯特恩可以不必再为海内外市场收视率的问题发愁了。

统计表明, NBA 销售授权标志产品的年零售额在美国本土高达 25 亿美元,而海外同年仅 3 亿美元。对 NBA

的决策者来说,他们并没有把几场比赛的经济效益看得通过这些比赛,传播 NBA 品牌,尽快地开发和占领有 13 亿人口的中国市场,很快,我们将看到更多 NBA

相关产品的连锁店打入中国。

产品开发策略

一个球队的立市之本,便是球员在球场内所表现出来的专业水准,这便如同市场上的产品,决定了企业的成败。因此,要像开发产品那样去开发球星。

NBA 的几代经营者都深谙开发球星对于市场开发的重要价值。 斯特恩上台时正值湖人和凯尔特人争霸天下,两支球队各有一个巨星

-- “魔术师”约翰逊和“大鸟”伯德。斯特恩将这一黑一白巨星作为整个 NBA 联赛的形象向市场推广,使球迷在喜欢球星的同时喜欢上 NBA

。在“魔术师”和“大鸟”两人相继在 90 年代退役之后,斯特恩又以乔丹作为主打球星在全世界推广 NBA

。这一策略再次收到奇效,乔丹迷人的笑容、经典的吐舌头动作和神话般的技术征服了全世界的球迷,甚至包括其他国家的篮球球员,使得 NBA 成为国际化的联赛。

乔丹退役后,斯特恩又开始寻找新的联赛代言人,奥尼尔、科比、艾弗森、加内特、麦迪、姚明等人,都是 NBA 新的人选。

NBA 是铁打的营盘,球员进出和转会使之成为活水。 火箭队有一个姚明,已经让全中国球迷趋之若鹜。但 NBA

还嫌不够劲儿,精心挑选了国际球员最多的球队之一国王队来作陪打。迪瓦茨转会减弱了国王队的号召力,于是刘炜进入国王队,成为 NBA 又一张吸引中国球迷的招牌。

多年来, NBA 球场上巨星无数,造星运动引来了越来越多的优秀篮球人才,成就了 NBA

球场上巨星无数,而巨星的出现反过来又对无数球迷形成更大的市场号召力。从市场拓展的角度来说,球市的火爆,市场的扩大,直接得益的当然首推 NBA

品牌和各俱乐部,而球星同样是市场拓展成功的受益者。多年来, NBA 的雪球,正是在这样一种发展氛围中,越滚越大。

国际化策略

近 10

年来,由于美国国内各职业联赛发展都很迅速,棒球大联盟、职业橄榄球联赛和职业冰球联赛都搞得如火如荼,同时一直兴盛不衰的大学联赛这几年也有超过职业联赛的势头。

NBA 及时地调整战略,将眼光放到国际市场。 NBA 在世界各地有 11 处办事机构, NBA 中的国际球员也占到全部球员的 15% 。 NBA

的这些策略使其成为国际上最知名的美国国内联赛。他们的成功已经影响到其他联赛的发展方向,国际化也成为美国国内联赛的发展趋势。

大量招募国际球员、把季前赛和常规赛推出国门,成为 NBA 吸引世界目光、扩展海外市场的有效手段。从 1990 年起,

NBA 已连续在日本举行季前赛和常规赛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NBA 又开始瞄准了中国市场,并在北京和上海设立了办事处。 20

年来通过无偿和廉价输送电视节目的手段不断“培育”中国市场。 NBA 的信心来源是“中国 15—24 岁的年轻人已经有 75% 喜欢 NBA( 据 NBA

官方网站评论 ) ”,而且中国人的购买力已经大大提升,并将继续快速上扬。

而在 26 年前的 19 年,当 NBA

总冠军球队华盛顿队远赴中国,与中国国家篮球队进行了两场表演赛时,国人还不知 NBA

为何物,著名体育经纪人夏松回忆说,那时很多中国人以为美国的篮筐比中国的矮,因为电视上的 NBA 片断中球员能够轻松扣篮。

NBA 球员的国际化往往成为其开拓国外市场的敲门砖,在 2004 年, NBA 中国季前赛被炒得火热,除了 NBA

本身巨大的品牌号召力之外,更多的与姚明这位国产世界级明星有着直接关联。如果没有姚明,比赛是否会如此快地来到中国,是否会被炒得如此火热就很难说了。

为了达到“原汁原味”的效果,比赛中的硬件设施如灯光、更衣室、记分屏等一律按照 NBA 原样设置,还包了 3

架专机带来技术人员、啦啦队和裁判等,比赛环境、气氛的营造 “ 一切都很 NBA” 。这其实是 NBA 向海外推广的一项重要原则,他们关心的是 NBA

品牌如何完整地输出,要原封不动地让比赛的环境、流程完全符合 NBA 标准。

另外, NBA 对球队及球星的形象塑造非常关注。到社区搞活动、到校园陪青少年读书,在球场以外体现了 NBA

的职业素养。像乔丹那样的 “ 天王巨星 ” ,当初也照样陪孩子读书。一方面这是联盟的规定,另一方面任何一位球员都知道,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为了从小培养篮球迷。

急求一片关于NBA的毕业论文

经过近 60 年的发展, NBA 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体育运动组织之一,不仅在篮球技术上领导全球,同时也创造了惊人的商业效益,上赛季的总收入就接近 30 亿美元。 NBA 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离不开其先进的商业理念和深厚的营销功底。 解剖 NBA ,我们看到了一部运作成熟的现代化商业机器,流水作业般制造出轰动市场的产品。

商业开发策略

从 1946 年创立开始, NBA 从一无所有变成现在世界上最赚钱的职业联赛之一,成为各种体育联赛效仿的成功典范。在 60 年历史中, NBA 用前 30 年做联赛水平的培养和商业运作的内部基础;后 30 多年将其推向市场,推向世界。

NBA 开始的时候,就像是一个自娱自乐的业余联赛,没有什么影响。直到 1953-54 赛季,电视台才第一次转播 NBA 的 13 场比赛,付给 NBA3.9 万美元。但在这之后近 20 年里,虽然一直有 NBC 和 ABC 两家电视台转播 NBA 的比赛,但两家都没有付给过 NBA 一分钱。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 13 年。从 13-74 赛季,哥伦比亚广播电视台 (CBS) 与 NBA 签订合同,并付给 NBA 三年 2700 万美元的转播费用。这之后, CBS 共与 NBA 续约 4 次,到 1986-87 赛季时,转播费用已经涨到 4 年 1.74 亿美元,几乎是 13 年前的 5 倍。

年,改变 NBA 命运的斯特恩出任 NBA 第四任总裁, NBA 几乎所有的规章条例、运作理念、经营手段、市场推广、国际化进程,全部是斯特恩亲手缔造或者是他主要参与的。在斯特恩上任期间, NBA 的总资产翻了 5 番。斯特恩还建立了 NBA 有线电视、 NBA 网站、 NBA 城、 NBA 商店、 NBA 流动大巴等项目,这些推广方式已经几乎成为篮球联赛固定的运作模式。

目前, NBA 的广告收入也与日俱增。现在联盟的服装有阿迪达斯,运动鞋有耐克和锐步,饮料有可口可乐,食品有麦当劳,网络有 AOL ,就连儿童玩具都有乐高公司赞助。早在 2002-03 赛季 ,NBA 指定的赞助商就有 19 家,其他各种广告更是不计其数。

NBA 来到中国时,虽然门票不菲,但仍然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形。在“姚明热”疯狂的上海,球迷不惜等待 40 个小时以求一票。在北京,由于超过 5000 名球迷聚集在购票点外,迫使有关方面不得不提前 9 小时卖票, 5000 张门票以 21 . 75 美元到 362 美元不等告罄。

经营制度创新

斯特恩的伟大之处,并不只是将联赛推上一个高度就算完事,他做了很多制度性的工作来保证 NBA 的良性运作,例如:经纪人制度 ( 包括自由球员转会 ) 、球员工会与俱乐部谈判制度、引进工资封顶、反毒品公约等。今天, NBA 已经成为一个完全制度化运作的组织,因而能够基业长青。

NBA 的选秀制度。为了使 NBA 各队的实力水平不至于太悬殊,从而增加比赛的精彩和激烈程度, NBA 都要在每年度的总决赛之后,在 6 月下旬举行一年一度的“选秀大会”。参加选秀的一般是全美各大学的学生,均为 NCAA 全美大学生篮球联赛中的佼佼者。当然,最近几年里,高中生和国际球员有增多的趋势。 NBA 根据他们的综合实力给他们打分排名,然后,各球队依照该年度在常规赛中的胜率排名,按由弱到强的顺序依次挑选。

选秀并非仅是一个以炒作新明星为目的的媒体秀,而是对于维持 NBA 的竞争力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制度机制。美国的各大职业球赛,不设升降级。 刺激球队上进的一个主要动力是季后赛。季后赛不仅增加了比赛的场次,而且真正把比赛变成了全国性赛事,赢利远非一般比赛可比。在季后赛中走得越远,球队赚头就越大。但是,仅仅凭这一规则, NBA 马上会贫富分化。试想,一个队打到季后赛最后一轮,就成了全美著名的强队,财源滚滚,买队员手面也很大。一个队没有打入季后赛,收入降低,不仅买不起好队员,甚至不得不把本队的王牌卖掉。久而久之,上述这两种队就不是对手, NBA 的竞争性下降,最后只有四五个队的比赛好看。

用来制衡这一趋势的制度,就是第一选秀权。每年 NBA 选秀,最弱的队先挑队员。通过选秀制度的杠杆作用,弱队每年总能得到一些能量补充,成功地利用这一优先权,弱队就有了起死回生的机会。而强队得到好球员的几率则相对较小,这样就使得 NBA 各队之间的实力差距不至于太悬殊,保证了比赛的水平和质量,进而也就保证了 NBA 的活力。

另外, NBA 球队之间的球员交换机制,也表明了参与球队希望“双赢”或者“多赢” 的愿望。像勇士队与小牛队完成的九人大交易,其出发点就是为了共同提高两队的实力。在这场交易中,两队的明星球员贾米森和范埃克塞尔作了互换。在小牛队中,虽然范埃克塞尔实力一流,充满,但由于纳什的稳定发挥,使得他的作用大多是锦上添花,很少能雪中送炭。而由于内线实力的欠缺,他们在和湖人、马刺那样内线实力强大的球队的对抗中处于劣势,因此,得到贾米森这样的明星球员,既能提高得分能力,又能增加内线高度,对球队大有裨益。同样,贾米森虽是勇士队的头号球星,但和他司职同样位置的墨菲上个赛季进步神速,况且比他更高更壮,似乎已能替代他的角色。倒是勇士队的后卫阿瑞纳斯虽然获得了上个赛季的“进步最快奖”,但由于年轻和欠稳定,常常无法帮助球队在关键的比赛中力战到底,他们曾看上了马刺队的克拉克斯顿,还将“袖珍后卫”博伊金斯招致麾下,但这些人和范埃克塞尔相比,显然不在一个档次。因此,勇士队才会放走头号球星,迎来小牛队的替补后卫。这种思维和行为方式,正是期待“双赢”的表现。

火箭走出低迷的起点,其实就是一次火箭高层进行一个重要的球员交换——用杰克逊交换黄蜂的韦斯利。现在 NBA 中,攻防转换的节奏越来越快。在 20 多场的比赛中,火箭高层敏锐地发现了重大问题——对手屡屡针对姚明在速度上这个最大的软肋,不断地扯开火箭的防线(特别是在抢到后场蓝板发动反击时),而火箭的其他队员,并不是个个速度都能弥补姚明的软肋。所以,火箭高层才不惜用表现一直稳定、优秀的杰克逊,换来黄蜂的老将韦斯利来弥补姚明速度上的不足,做的一笔让人看不懂却极其正确的交换。由此,带来了球队的重大转变,形成了现在火箭的四快一高的先发阵容,火箭的战绩也一路攀升,姚明的发展也慢慢步入了正轨。

季后赛和选秀制,一个鼓励强者,一个扶助弱势,既刺激了竞争,又保持了各队之间实力的均衡,交换制则起到互补的作用。所以包括篮球在内的美国各大职业球类联赛,没有出现欧洲足球俱乐部那样过度的贫富分化。要知道,足球和篮球不同,常常一球定音,偶然性很大,弱队偶尔还可以战胜强队,但是在篮球中两队实力分化到一定程度,弱队就不可能有机会。没有选秀制, NBA 的比赛就不堪设想。

市场培育策略

NBA 对中国的 “ 暗渡陈仓 ” 可以追溯到 1991 年,中央电视台体育记者于嘉说,大卫 · 斯特恩当年首次造访中国和央视洽谈转播 NBA ,耐心地解释 NBA 是什么,转播可以不收费等等 …… 直到央视同意转播。

1992 年乔丹领衔的 “ 梦之队 ” 在巴塞罗那奥运会横扫千军,征服了全世界球迷,斯特恩又适时地把 NBA 推向了中国。从 1991 年到今天,中国已有 12 家电视台与 NBA 签订了电视转播合同,在北京等城市 NBA 转播覆盖率提高了 3 倍。

NBA 在引进中国球员方面也是 “ 蓄谋已久 ” ,上世纪 90 年代,宋涛和马健就先后被 NBA 相中,只是后来因伤病等原因没有成行。 1999 年,王治郅成为 “ 正统 ”NBA 球员。短短几年间,姚明、巴特尔、薛玉洋、刘炜快速跟进,更多年轻中国球员被 NBA 球探关注和观察。打中国球员算盘的当事球队,除了竞技角度的考虑,更多的还有商业动机在其中。

从冷静的态度来看,与其认为 NBA 在日益认可中国篮球的水准,还不如说是中国市场的巨大商机让 NBA 根本无法抵挡住诱惑。根据泛亚市场资讯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 15 至 24 岁的男性中 75% 是 NBA 球迷,在 20 至 29 岁的所有人士中, NBA 是他们最爱看的电视转播的体育联赛,全国有超过 31400 多万观众收看 NBA 的节目。中国赛的成功与否、效果好坏,美国人比中国人还关心。篮球评论家单磊分析说,中国这一 “ 新大陆 ” 的发现为 NBA 打开了另一扇门,至少斯特恩可以不必再为海内外市场收视率的问题发愁了。

统计表明, NBA 销售授权标志产品的年零售额在美国本土高达 25 亿美元,而海外同年仅 3 亿美元。对 NBA 的决策者来说,他们并没有把几场比赛的经济效益看得通过这些比赛,传播 NBA 品牌,尽快地开发和占领有 13 亿人口的中国市场,很快,我们将看到更多 NBA 相关产品的连锁店打入中国。

产品开发策略

一个球队的立市之本,便是球员在球场内所表现出来的专业水准,这便如同市场上的产品,决定了企业的成败。因此,要像开发产品那样去开发球星。

NBA 的几代经营者都深谙开发球星对于市场开发的重要价值。 斯特恩上台时正值湖人和凯尔特人争霸天下,两支球队各有一个巨星 -- “魔术师”约翰逊和“大鸟”伯德。斯特恩将这一黑一白巨星作为整个 NBA 联赛的形象向市场推广,使球迷在喜欢球星的同时喜欢上 NBA 。在“魔术师”和“大鸟”两人相继在 90 年代退役之后,斯特恩又以乔丹作为主打球星在全世界推广 NBA 。这一策略再次收到奇效,乔丹迷人的笑容、经典的吐舌头动作和神话般的技术征服了全世界的球迷,甚至包括其他国家的篮球球员,使得 NBA 成为国际化的联赛。 乔丹退役后,斯特恩又开始寻找新的联赛代言人,奥尼尔、科比、艾弗森、加内特、麦迪、姚明等人,都是 NBA 新的人选。

NBA 是铁打的营盘,球员进出和转会使之成为活水。 火箭队有一个姚明,已经让全中国球迷趋之若鹜。但 NBA 还嫌不够劲儿,精心挑选了国际球员最多的球队之一国王队来作陪打。迪瓦茨转会减弱了国王队的号召力,于是刘炜进入国王队,成为 NBA 又一张吸引中国球迷的招牌。

多年来, NBA 球场上巨星无数,造星运动引来了越来越多的优秀篮球人才,成就了 NBA 球场上巨星无数,而巨星的出现反过来又对无数球迷形成更大的市场号召力。从市场拓展的角度来说,球市的火爆,市场的扩大,直接得益的当然首推 NBA 品牌和各俱乐部,而球星同样是市场拓展成功的受益者。多年来, NBA 的雪球,正是在这样一种发展氛围中,越滚越大。

国际化策略

近 10 年来,由于美国国内各职业联赛发展都很迅速,棒球大联盟、职业橄榄球联赛和职业冰球联赛都搞得如火如荼,同时一直兴盛不衰的大学联赛这几年也有超过职业联赛的势头。 NBA 及时地调整战略,将眼光放到国际市场。 NBA 在世界各地有 11 处办事机构, NBA 中的国际球员也占到全部球员的 15% 。 NBA 的这些策略使其成为国际上最知名的美国国内联赛。他们的成功已经影响到其他联赛的发展方向,国际化也成为美国国内联赛的发展趋势。

大量招募国际球员、把季前赛和常规赛推出国门,成为 NBA 吸引世界目光、扩展海外市场的有效手段。从 1990 年起, NBA 已连续在日本举行季前赛和常规赛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NBA 又开始瞄准了中国市场,并在北京和上海设立了办事处。 20 年来通过无偿和廉价输送电视节目的手段不断“培育”中国市场。 NBA 的信心来源是“中国 15—24 岁的年轻人已经有 75% 喜欢 NBA( 据 NBA 官方网站评论 ) ”,而且中国人的购买力已经大大提升,并将继续快速上扬。

而在 26 年前的 19 年,当 NBA 总冠军球队华盛顿队远赴中国,与中国国家篮球队进行了两场表演赛时,国人还不知 NBA 为何物,著名体育经纪人夏松回忆说,那时很多中国人以为美国的篮筐比中国的矮,因为电视上的 NBA 片断中球员能够轻松扣篮。

NBA 球员的国际化往往成为其开拓国外市场的敲门砖,在 2004 年, NBA 中国季前赛被炒得火热,除了 NBA 本身巨大的品牌号召力之外,更多的与姚明这位国产世界级明星有着直接关联。如果没有姚明,比赛是否会如此快地来到中国,是否会被炒得如此火热就很难说了。

为了达到“原汁原味”的效果,比赛中的硬件设施如灯光、更衣室、记分屏等一律按照 NBA 原样设置,还包了 3 架专机带来技术人员、啦啦队和裁判等,比赛环境、气氛的营造 “ 一切都很 NBA” 。这其实是 NBA 向海外推广的一项重要原则,他们关心的是 NBA 品牌如何完整地输出,要原封不动地让比赛的环境、流程完全符合 NBA 标准。

另外, NBA 对球队及球星的形象塑造非常关注。到社区搞活动、到校园陪青少年读书,在球场以外体现了 NBA 的职业素养。像乔丹那样的 “ 天王巨星 ” ,当初也照样陪孩子读书。一方面这是联盟的规定,另一方面任何一位球员都知道,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为了从小培养篮球迷。

罗德曼、邓肯和加内特,谁的实力更强?

NBA历史有很多优秀的大前锋,邓肯和加内特就是其中代表,邓肯是一名出道即巅峰的球员,邓肯在大学时期展现成熟的篮球技术,19年首轮第一顺位被马刺队选中,进入NBA联盟之后邓肯成为球队绝对核心,新秀赛季凭借出色表现进入最后一阵和最佳二防,邓肯职业生涯全部在湖人队度过,邓肯是NBA历史第一位在同一支球队获得一千场胜利球员。加内特是一名得分,篮板,助攻样样精通的球员,加内特在森林狼队时期能够连续6年场均获得20+10+5全面数据,罗德曼则是一名防守和篮板能力出色的大前锋,职业生涯能够连续7年获得篮板王,罗德曼邓肯加内特,生涯荣誉对比,差距太意外。

蒂姆-邓肯

主要荣誉.5总冠军,3总决赛MVP,2常规赛MVP,10最佳一阵,3最佳二阵,8最佳一防,7最佳二防,15全明星阵容,1最佳新秀

邓肯职业生涯带领马刺队6次进入总决赛,5次获得总冠军,1999年邓肯职业生涯首次带领球队获得总冠军,1999年面对尼克斯邓肯场均27.4分14.4篮板,值得一提马刺队在1999年总决赛场均获得84.8分。2003年是邓肯大满贯之年,常规赛邓肯凭借出色表现获得常规赛MVP,季后赛开始之后邓肯开启进攻模式,在西部半决赛带领球队淘汰三连冠湖人队,总决赛面对篮网队,邓肯在总决赛第六场得到21分20篮板10助攻8盖帽准四双数据,邓肯带领马刺4-2篮网队,2003年总决赛邓肯场均24.2分17篮板5.3盖帽,总决赛邓肯把攻防两端做到了极致。2013年总决刺队经历过抢七大战惜败给热火,这也是邓肯生涯唯一一次输掉总决赛,37岁的邓肯总决赛场均18.9分12篮板数据。

卡尔-马龙

主要荣誉.2常规赛MVP,11最佳一阵,2最佳二阵,3最佳一防,14全明星阵容

马龙1985年进入NBA联盟,马龙职业生涯大部分时间都在爵士队度过,马龙和斯托克顿组合是NBA历史最出色的二人组合之一,马龙职业生涯能够多次带领球队进入季后赛,其中在19年,1998年连续两年进入总决赛,爵士队两次总决赛面对全部是乔丹带领公牛,1998年总决赛25分10.5篮板3.8助攻,马龙带领爵士队和公牛打到第六场,总决赛第六场最后时刻公牛队依然保持微弱领先,马龙在最后时刻出现关键失误,之后乔丹命中关键投篮,最终公牛队险胜爵士队,爵士两次总决赛全部输给乔丹带领公牛队。2003年夏天马龙为了总冠军选择加盟湖人队,2004年季后龙遭遇伤病困扰,因为伤病马龙在2004年总决赛没有打出最佳状态,2004年总决赛结束之后选择退役,职业生涯得到36928分NBA历史第二。

凯文-加内特

主要荣誉.1总冠军,1常规赛MVP,4最佳一阵,3最佳二阵,9最佳一防,4篮板王,1最佳防守球员,15全明星阵容

加内特1995年进入NBA联盟,加内特生涯早期在森林狼队是球队攻防两端核心,加内特在2004年凭借出色表现获得常规赛MVP,并且带领球队打入西部决赛,之后森林狼因为种种原因连续三年无缘季后赛,在2007年夏天被交易到凯尔特人,加盟凯尔特人之后加内特带领球队在2008年,2010年两次进入总决赛,其中在2008年获得总冠军,2008年总决赛加内特场均18.3分13篮板,数据不能够体现加内特在比赛当中作用,加内特是2008年防守核心,加内特在2009年遭遇伤病困扰,因为伤病加内特没有找回巅峰期防守,加内特在2015-2016赛季结束之后选择退役。

德克-诺维茨基

主要荣誉.1总冠军,1常规赛MVP,1总决赛MVP,4最佳一阵,5最佳二阵,14全明星阵容

诺维茨基作为一名大前锋拥有出色的进攻天赋,诺维茨基职业生涯全部在独行侠队度过,职业生涯多次带领球队进入季后赛,其中在2006年,2011年两次进入总决赛,2006年总决赛独行侠队一度2-0领先热火队,之后独行侠连输四场比赛无缘总冠军,之后诺维茨基在2007年获得常规赛MVP。2011年诺维茨基带领球队在西部半决赛淘汰卫冕冠军湖人队,总决赛面对韦德和詹姆斯带领热火队,诺维茨基在2011年总决赛打出出色的进攻,总决赛第四节诺维茨基场均获得10.3分,诺维茨基在总决赛多次命中关键投篮,2011年总决赛诺维茨基场均获得26.7分9.8篮板数据,诺维茨基凭借出色表现获得总决赛MVP,2018-2019赛季结束之后选择退役,职业生涯得到31560分。

丹尼斯-罗德曼

主要荣誉.5总冠军,7篮板王,2最佳防守球员,7最佳一防,2最佳三阵,2全明星阵容

罗德曼1986年进入NBA联盟,身高201厘米的罗德曼职业生涯主打大前锋,在活塞时期罗德曼帮助球队在1989年,1990年获得两连冠,罗德曼是活塞队内线主要防守球员。在1995年夏天选择加盟公牛队,罗德曼在1996年帮助公牛队打出72胜10负战绩,罗德曼场均获得5.7分16.1篮板,罗德曼场均16.1篮板联盟第一,赛季结束之后罗德曼进入最佳一防,罗德曼帮助公牛队在1996年-1998年获得三连冠,罗德曼职业生涯在1992年-1998年连续七年获得篮板王,在1998年总决赛结束之后选择离开公牛队。

北京女篮的球队历史

1957年初,北京女篮球队的队员都已经到齐,陈文忠担任领队,女篮教练是杨福鹿,队长是周懿娴,队员有杨洁、付连贞、马敬霞、郑于莲、王霞飞、黄贞、李绍芬、徐为丽、马申妹、胡英信、万爱仙、庞惠林。

1957年,北京篮球队全部搬到先农坛训练和住宿。5月便代表国家队到莫斯科参加国际青年联欢节,领队是马健行。回国后便参加了在广州举行的全国甲级联赛,女队获得冠军。

1958年,在上海举行第三届全国篮球甲级联赛,女篮获得冠军。女篮出访法国,在法国的表演赛中,女队获全胜,然后到瑞士访问,女队全胜而归。这次出访的领队是张青季。

1959年,在第一届全运会上北京女篮获得冠军。1960年在沈阳的全国甲级联赛上,女篮又一次登上冠军宝座。

1958年底,国家篮球队重新成立时,从北京调走了大批人马。女篮由白金申任主教练,在年轻队员占多数的情况下,经过顽强拼搏,获得全国甲级联赛第四名。

1962年是北京女篮球队的低潮期,由于老队员离队的离队,调走的调走,大批年轻队员经验不足,显得青黄不接。在全国甲级联赛中,女队在白金申教练的率领下,获得第十二名。

1963年,北京女篮都度过了低潮期,在全国甲级联赛中打出了好名次,女篮由高鄂、鞠汾康出任教练,取得第六名。

1964年,经上级批准,正式命名了北京女篮球队。女篮没有出访任务,参加全国甲级联赛获第八名。同年,国家队调走了女队的魏文珊、任焕珍。

1965年,第二届全运会在北京举行,女篮在高鄂、鞠汾康教练的带领下,克服大换血带来的困难,也取得第五名。

1966年,北京女篮出访柬埔寨,教练是吕长新。

10年起全国性体育比赛陆续恢,北京篮球队得以重新组建,共建四个队:北京男篮、北京女篮、北京青年男篮、北京青年女篮。女篮由白金申、付连贞、郑于莲任教;青年女篮由鞠汾康、胡英信、刘绍兰任教;刚刚恢复的北京篮球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便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包括国家队在内的全国十二单位调赛,女篮取得第二名。北京篮球队刚刚重组,就显示了它甲级劲旅的实力。

10年女篮也在分区赛银川赛区的比赛中取得第一名。为了培养后备力量,11年底由张光烈主持,从中学生中挑选篮球运动苗子。应招的300多人,被选上的有四五十人,这些人中的许多人如宋小波、刘建设等以后成为了北京队和国家队的主力。

12年,五项球类运动会在北京举行,北京女篮球队获得第二名。

13年,全国篮球甲级联赛在杭州举行,女篮取得第三名。女篮教练是白金申、付连贞、郑于莲。

13年甲级联赛后,北京篮球队为解决队伍老化问题,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女篮为第四名。这时女篮教练员也做了调整,由白金申、何诗荪、姜忠俭执掌教鞭。

15年,第三届全运会举行,这时的北京队经过调整已经走向成熟,冯维、刘建立、宋晓波等一批队员逐渐脱颖而出。女篮在白金申、姜忠俭的带领下打了一个翻身仗,又一次摘取了全运会的桂冠。

16年,女篮参加了全国甲级联赛西安赛区的比赛,取得第一名,之后,教练白金申调国家队任教,姜忠俭带北京女篮出访南斯拉夫。

17年,全国甲级联赛在沈阳举行,这时的北京队差不多都是新队员了,由于缺乏经验,队员之间配合欠默契,成绩不理想,女篮取得第五名。

18年全国甲级联赛在广州举行,女篮经过顽强拼搏由上届的第五名上升到第二名。

19年,北京队面临两场全国性的重大比赛,第四届全运会和全国甲级联赛。由于北京篮球队准备充分,19年打了翻身仗,女篮则夺得全运会、全国甲级联赛双料冠军,这时女篮教练是白金申、姜忠俭、耿菊生。

1980年,全国女篮甲级联赛在北京举行,北京女篮夺得第四。

1981年,1981年全国女篮甲级联赛在济南举行,这时,女篮的教练班子是:何诗荪、姜忠俭、胡英信、耿菊生,在这次比赛中,北京女篮再次夺冠。

1982年,5月在成都全国女篮甲级联赛上,北京女篮夺得第三名。

1983年女篮获得这届全运会第三名。

1985年女篮取得全国甲级联赛的第八名和全国锦标赛第六名;这时女篮教练是王瑞卿、李树钊、孙瑞云。

北京篮球队三十年的历史是艰苦奋斗的历史。三十年里北京男女篮球队在全国甲级联赛、锦标赛、全运会获得冠军19个,亚军13个,第三名6个,始终处在甲级之列。向国家队输送马家驿、姜忠俭、黄频捷、张卫平、冯维、刘建立、闵鹿蕾、杨军、宋晓波、刘建设、巴燕等众多优秀选手。北京队还代表国家出访过很多国家,为增进我国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做出了贡献。

1989年第一次以“北京首钢队”名义参加全国联赛,女篮获第十三名。

1989年的第二届全国青运会上,作为检验全国篮球后备力量的比赛,以刘少奎为领队,赵文群、贾素萍和卢红为教练的女队获第四名。

1990年因整体水平下滑,年轻队员较多的女篮降入乙级,领队何诗逊、主教练姜忠俭,教练员李东兴、孙瑞云。震动了全国和北京市篮球界,女篮走入了历史上的最低谷。同年在京举行的第11届亚运会上女篮的何军入选国家队。

1991年调整了教练队伍的女篮(主教练孙瑞云,教练员李东兴)因参加未列入全国体育竞赛的“全国大企业篮球赛”,受到国家体委竞体司篮球处停赛一年的处罚。

1992年女篮获乙级联赛第一名,领队于京波,主教练王利发、刘绍兰 ,何军入选国家女篮,获得第二十五届奥运会亚军。

1993年第七届全运会上,女篮经过顽强拼搏取得第四名,标志着女篮彻底走出了低谷,时任领队刘少奎,教练员于京波、刘绍兰。

1994年女篮因甲级队伍调整为十二支,已打回甲级的女队又重新在乙级联赛获第三名,主教练于京波,教练孙瑞云。

1995年初开始,中国篮球尝试改革,推出主客场赛制,因北京部队、广州部队女篮解散,北京首钢女篮递补为甲级队,参加了甲级联赛,获第五名。这也是女篮自1990年降级历时四年后重返甲级队。

1996年女篮联赛获第四名,锦标赛获第三名,这是女篮在“共建”后的最好成绩。

19年第八届全运会预赛后,女篮获得八运会第五名,女篮主教练孙瑞云,教练员孙宝强,李东兴为领队。

19年女篮教练班子调整为领队李东兴,主教练孙瑞云,教练孙宝强,并获俱乐部杯赛第五名。

1998年在市体育局的“强强联合”推动下,北京首钢篮球俱乐部与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即“精狮篮球俱乐部”合并,更名为“北京首钢京师篮球俱乐部”,女篮获WCBA联赛第六名。

1999年5月北京首钢篮球俱乐部与北京体育学院分离,女篮获第七名。

1999年北京首钢女篮,李东兴任领队,何军任主教练,孙瑞云任教练,首次引入韩国两名外援钱周媛和金英玉,获联赛第五名。

2000年女篮联赛(孙瑞云任主教练,何军任教练),用分站主客场赛制,女篮终获第四名。

2001年的第九届全运会上,女篮获得第六名,在首届WCBA2001-2002联赛上获第十名,领队李东兴,主教练孙瑞云,教练何军。

2002-2003CBA联赛,女篮在2002-2003年WCBA上获第七名,首次引入美国WNBA外援。

2012年,北京金隅女篮在WCBA总决赛中3:0击败浙江队,终于圆了30多年的冠军梦。

2015至2016赛季WCBA总决赛在首钢篮球中心落下大幕,主场作战的北京女篮以85比63战胜来访的新疆女篮,从而以总3比1问鼎本年度联赛总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