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篮球队打海外联赛-中国篮球队外国人
中国篮球联赛全华班对于国内有什么不利的地方呢?
21世纪初期,国家篮球管理中心提出“北极星计划”,试图将中国篮球联赛(CBA)打造成中国最好的体育赛事,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该计划的提出不仅寓意着CBA品牌化的历史开端,更是代表着CBA联赛未来的发展动向。
在全球化背景下,体育赛事的国际交流不断深入,各大联赛纷纷对引进外籍球员产生兴趣,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出现在外国的体育联赛赛场上。信息互动是品牌传播、建设中的一个必要条件,越来越多的海外球员加盟CBA联赛,为联赛增添国际化色彩,以提升国际交流水平和扩大赛事的影响力度。从结果来看,引进外援是CBA联赛塑造品牌的必经之路。
首先,外援的个人能力增加了比赛的激烈程度,提高了CBA联赛的观赏性;其次,外援的超高名气为CBA联赛增添了名气,从而提升了联赛的国际地位;第三,外援的种族文化促使CBA联赛成为国际交流舞台,从而宣扬中国文化和中国品牌。
此次全华班政策的提出,无疑是闭关锁国,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将CBA联赛封闭在国门里。实际上,此方案的设想是将CBA联赛推向本土化和地方化趋向发展,这样的策略不仅要耽误CBA联赛的品牌塑造,还会错失文化与技术的国际交流。
俗话说:遇强则刚,遇弱则柔。在激烈的比赛对抗中,双方球员都会有所成长,但成长的幅度要取决于双方的竞技水平,水平越高,双方激烈程度越大,球员之间的对抗程度就越高;反之激烈程度越小,球员之间的对抗也就越低。
从利益角度来看,各支俱乐部高薪聘请外援,无非是为了提高球队竞技水平,那么各支俱乐部聘请的外援竞技能力一定较高,否则将无法为球队获利。所以,外援的竞技能力应该明显高于本土球员且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在CBA联赛中,外援个人能力不仅提高了我国本土球员的体能水平和技能水平,还提升了其心理素质,正所谓全面受益。
外援提升本土球员竞技能力的最好案例就是马布里,北京首钢俱乐部在马布里的带领下,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国内球员,不仅技术动作给予了一定帮助,还在思想观念上增加了NBA的文化意识,对球队乃至整个联赛注入活力。“王牌带打模式”已经在CBA联赛中根深蒂固,本土球员也已经适应了此强度和节奏,一旦改变,许多球员将无法接受,竞技能力下降是一种必然的反应。
2020年11月19日,欧洲europrobasket发布全球体育联赛外援的薪资水平,CBA联赛外援薪资待遇位列首位。其中,上个赛季CBA联赛的平均工资在100万美元到300万美元之间,顶薪能达到400万美元,相比其他联赛高出50~100万美元。
在上个赛季,19家俱乐部的外援投资高达6个亿,这巨额资金在国内引起一片哗然,许多民众认为此笔经费没有价值,还不如用在俱乐部建设和青训建设上。但也有一些人认为,本土球员的实力较差,必须依靠外援提高CBA联赛的精彩程度。在巨额投资的背后,必然存在着巨大的利益链,否则各支俱乐部不会大费周折聘请外援。
外援的商业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门票收益,知名外援的加入会增加比赛门票的最终收益,如早期麦迪时期的比赛门票价格要大大高于普通时期门票价格;广告收益,外援在与俱乐部签约后,除比赛安排以外,还需要进行形象代言,其中包括联赛代言和球队代言;转播收益,知名外援的加入会提高联赛的国际影响力,增加国际观众,从而提升转播率。此次全华班政策的提出,无形中造成了人力投资的赔损,其中包括门票、广告、转播和理赔等费用。虽然外援投资大,但回报率远远高于本土球员,所以取消引进外援无疑会减少投资回报。
为何中国球员没有去欧洲打篮球的?
黎巴嫩主帅,塞尔维亚人德拉甘·雷卡曾经想过来中国CBA执教,也曾来中国了解情况。因此,他看到了很多有天赋的中国球员。
“我在中国发现,有很多球员都是非常有天赋的球员,但他们似乎都期待自己能够进入到NBA,”雷卡说,“这没有错,NBA是篮球界的顶级联赛,但是我不认为NBA适合亚洲球员。而亚洲球员有着灵活的身体,并且我看到有很多中国球员的投篮非常棒,他们的条件很适合去欧洲发展。我觉得,他们都更应该去欧洲打球,中国有很多球员可以在欧洲很容易地找到工作,我百分百确定!”
对此,雷卡深信不疑。可他不知道,在说这番话之前,中国球员早就已经收到过来自欧洲的邀请,只不过,因为各种原因都没能成行。
在2007年,王治郅曾收到了来自贝纳通俱乐部的邀请,希望他能加盟该队打球。可由于种种原因,王治郅没能成行。实际上,大郅并不介意自己在哪儿打球,他希望得到的是更大的提高。“欧洲球队实力都很强,经常跟欧洲打球肯定有进步会比较快,”大郅说,“中国球员个人去欧洲打球也不错。”当时大郅还曾表示,如果有这样的机会,他自己并不反对去欧洲锻炼一下。
其实,大郅并不是第一个收到欧洲俱乐部青睐的中国球员。第一个收到欧洲俱乐部邀请的中国球员是巴特尔。1999年,巴特尔就收到过意大利贝纳通俱乐部的邀请。但由于要随国家队备战亚锦赛,巴特尔最终放弃了这个机会。
在巴特尔和大郅之后,欧洲俱乐部仍然没有停止对中国球员的关注。近日,又有消息传出。有人希望将朱芳雨送去贝纳通俱乐部训练一段时间。尽管此事仍以搁浅而告终,但这也说明了欧洲的俱乐部一直对中国球员十分关注。
记者刘骁天津报道
近几年,中国队有不少的欧战经历。有些比赛是亲赴欧洲打的,有些比赛是欧洲球队来华时打的。而谈到“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区别时,王治郅表示两者其实是很不一样的。
“跟欧洲队多打肯定对我们有帮助。”王治郅说,“每年我们也跟一些欧洲球队在中国打,比赛也不少,可是人家来的都不是真正的国家队,经常都是二队。如果不是碰上在亚洲有奥运会或者世锦赛,不大会有国家队来。去欧洲打,我们虽然输比赛很多,但提高也确实很大。”
当然,国家队到欧洲去留学,比赛的结果并不好看。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始,中国男篮就已经开始了在欧洲作战的经历。但每次去欧洲,基本上都是大败而回。最惨痛的就是2006年世锦赛之前,中国男篮先后两次到欧洲打热身赛,第一次2胜4负,第二次1胜7负。
“到欧洲去打比赛,每次都输得很惨,大家心情也都不好,”一说到去欧洲比赛,王仕鹏立刻想起之前的“惨痛经历”。可尽管如此,他还是觉得到欧洲比赛对球队帮助更大。“虽然说每次去,都输不少比赛,每场输很多分,但一回来,再跟别的队打,感觉就是不一样,常去欧洲打对我们来说的确有很大帮助。”他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就看到了去欧洲打球的成果。在北京的五棵松体育馆,国家队将西班牙拖进加时赛,击败劲旅德国。
显然,赴欧比赛越多,进步就会越大。但在这方面,中国队和亚锦赛的对手相比,就要显得弱很多了。约旦队在帕尔玛接手之后,他们在国际篮联的排名从七十几位,在三年前蹿升到四十二位。这些都来自于他们不断去欧洲锻炼的结果。这三年里,约旦队每年到欧洲比赛,少则十几场,多则几十场。
2010年,他们将在世锦赛上面对更多欧洲对手。中国队接下来最该做的,就是多到欧洲进行热身比赛。据悉,盈方公司已经开始帮助中国队寻找明年世锦赛前的热身对手,而且可能会有相当一部分比赛设在欧洲。
出国打球,前往NBA,是所有怀揣抱负的中国球员的美梦,也是前往美国之梦。迄今为止,只有五名中国球员梦想成真。美梦的确很难圆,然而要去另一块大陆的欧梦更难圆。
美梦和欧梦,难点不同。去NBA难,先是难在体制上。在8年前三大中锋集体登陆NBA的时代,CBA还基本处在计划体制和国有资产的掌控当中,王治郅和姚明,无不与体制有过艰苦的斗争。
但随着CBA逐渐转轨,纯私有化的球队不断增多,NBA在中国的影响力空前壮大,大量CBA球队对旗下球员去NBA已经持支持态度,甚至以此为培养球员的长期目标。媒体机器的超高曝光率,民众对NBA的高热度,赋予了球员巨大的商业价值。输送一名球员到NBA,不但能增加俱乐部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能使俱乐部在球员的国内市场分成上获得实际利益。
在这个时段,体制已经不是拦路虎,而是球员自身的能力水平。现在的美梦难,是自易建联之后,的确还看不到下一个具有NBA能力的一线球员。
相对而言,中国球员去欧洲,能力上没有“美梦”的障碍。欧洲篮球没有NBA那么快的节奏和速度,更强调整体,更适合中国球员的特点和文化融入。同时,欧洲篮球的强力量对抗、技战术素养,又非常适合中国球员学习和成长。这正是大量教练和球员站在纯篮球的角度上,阐述中国球员应该走向欧洲的理由。这样的说法,也不是今天才有,10年前就早已有零星的声音出现。
但迄今为止,中国篮球还没有出产过一名赴欧球员。欧梦的难点在于,中国有为数不少可以在欧洲找到位置的球员,但欧洲篮球并没有NBA那样的市场。
第一,欧洲联赛没有NBA那样的全球化经营策略,不像NBA那样热切期待着在中国大地上寻找下一个标志性人物,来开发远东市场。欧洲大陆有足够多的出色球员,欧洲教练夸奖过中国球员,但有几家欧洲知名俱乐部,真正向中国球员发出过正式邀请?第二,即便是发出了邀请,欧洲篮球水平虽高,但在媒体的覆盖上,却几乎是被遗忘的角落。输送一名球员去欧洲,也许能帮助球员提高水平,但不会为俱乐部带来更实际的利益。
这就是欧梦更难的原因。但欧洲篮球从体系和特点上,的确是中国篮球最值得研究和学习的对象,也是中国篮球未来要在世界舞台上实现突破最主要的对手。如果不能让球员以个体进入欧洲联赛,中国篮协至少应该有一份长期的成熟规划,历时三到五年,每年夏天,使中国男篮团队前往欧洲,与欧洲国家队和俱乐部队进行大量比赛,在对抗中不断适应和提高。尤纳斯的球队曾经在2006和2007年两次远赴欧洲,积累了丰富的欧战经验。北京奥运后,中国篮球万象更新,更该从长计议。欧陆是国家队提升水平的最佳途径,亚洲冠军已经丢了,在联赛上不作为的中国篮协如果在国家队建设上再没有长远规划,中国篮球就只有做白日梦了。
美梦难,欧梦更难。但事在人为,关键是想不想实现。
记者刘骁报道
一股欧洲篮球风潮正在抢滩亚洲篮球版图。
亚锦赛四强,三支球队的主帅来自欧洲,此外,被淘汰的印度和阿联酋队主教练也都是欧洲人。等到2010年,菲律宾队也将出现一位欧洲教练。
以往的那种,美国教练遍天下的场面正在消失,表明亚洲篮球体系渐渐开始向欧洲倾斜。而本届亚锦赛意气风发的欧洲教练们不仅带来了欧洲篮球的打法,更带来了他们共同的观点:亚洲球员不应该再把目光盯在NBA身上,欧洲才是他们最应该选择的地方,特别是中国球员,因为在那里,他们可以补强现在最欠缺的一点:防守。
防守
是欧洲篮球之魂
亚锦赛期间,记者在比赛中看到,无论是杀入四强的伊朗、黎巴嫩、约旦,还是排名垫底的印度。几位欧洲教练最注重的都是防守。
特别是约旦队,帕尔玛接手之后,约旦队在身体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从防守做起,最终赢得了第三名。而对于中国队来说,最欠缺的,恰恰就是过硬的防守。当所有人都认为易建联在NBA的特训后防守会更好时,他却在与黎巴嫩队的半决赛上漏洞百出。
亚锦赛前,中国队的防守有了很大变化,所有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尤纳斯带队的几年打下的基础。而这也正应了几位欧洲教练的说法:欧洲人教得最多的就是防守。
“中国队在亚洲有优势,但他们一旦到了欧洲,就很难打赢一些比赛,”印度队主帅,塞尔维亚人亚历山大·布坎认为,“原因就在于,欧洲的球队防守相当强硬,在欧洲的比赛中,对抗甚至比美国还要激烈。在NBA球员往往只跟一个防守球员对抗,而在欧洲比赛中,每个人都需要跟至少两个人去对抗,没有人可以很轻松地完成一次投篮,如果中国队多去欧洲打比赛,他们的防守肯定会比去美国提高得更快,因为防守才是欧洲篮球的真谛。”
布坎的老乡,黎巴嫩主帅德拉甘·雷卡说,防守是欧洲篮球最强调的事情,欧洲的球员从他们打篮球的第一天开始,就开始练习防守了。
“在欧洲,球员们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训练如何才能做到好的防守,”德拉甘·雷卡说,“我的两个女儿现在也开始打篮球了,大女儿11岁,小女儿9岁,这段时间她们正在塞尔维亚参加一个训练营,我告诉她们,从现在开始,她们不光要学会如何投篮和进攻,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防守。也许你知道,在欧洲的比赛中,比分不会很高,那就是因为每支球队,每个球员都在防守。欧洲篮球的重点就是防守制胜。我并不是说NBA不防守,但他们所有的东西都是建立在个人能力的基础上,比赛中球员们更多选择一对一,而国际篮球赛中,一对一是很难看到的。联防、包夹被运用得更多。”
雷卡说,2002年开始,美国队之所以一直被欧洲球队压制,就是因为他们太注重个人的进攻和防守能力,而忽略了团队防守。而这些恰恰是欧洲球队固有的,是已经长在他们骨子里的东西。
尤纳斯
不是欧洲流
其实,自从立陶宛人尤纳斯来到中国之后,他也一直在强调防守。可在布坎、雷卡等人看来,欧洲人尤纳斯的防守并不是典型的欧洲风格,雷卡甚至认为尤纳斯的立陶宛篮球风格不算是真正的欧洲打法。
“我知道你们之前的主教练尤纳斯,他的确是非常出色的教练,”雷卡说,“但我认为,尤纳斯教的立陶宛篮球并不是欧洲传统篮球体系中的东西,或者说,立陶宛篮球和俄罗斯篮球都来自原来的前苏联篮球体系,但这并不是欧洲传统的篮球体系。立陶宛队的打法,仍然是跑动和投篮。但是你再看看其他的欧洲球队,他们都不是跑动投篮的球队,阵地进攻更多,防守更强硬,反击更多。所以,我说立陶宛篮球并不是真正的欧洲篮球体系。”
雷卡说,随着欧洲篮球在世界篮坛上开始占主导地位,一些美国球队也开始学习欧洲的一些打法,甚至还有美国教练和球员不断到欧洲充电。
“你知道的,俄罗斯队的教练并不是俄国人,他是美国人,”雷卡说,“俄罗斯队之所以在2007年赢得冠军,是因为他们的体系打破了欧洲传统的体系,他们现在的打法,具有一定的美国特点,而且他们有一名美国后卫,同时他们依然延续了跑动投篮的特点。如果他们像希腊队或西班牙队一样打,我想他们很难得到冠军,因为从防守的角度上讲,他们并不是非常强。而当他们这种打法被欧洲球队熟悉之后,想要再创造那样的奇迹恐怕很难了。”
雷卡对尤纳斯和立陶宛、俄罗斯篮球的认识绝对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尽管他也承认,尤纳斯带给中国队非常大的进步,特别是在防守上。但他认为,如果中国队能够找一位塞尔维亚或者希腊教练,他们学到的防守会更有用。
“不管怎么样,尤纳斯教练的确让中国队进步了,但我还是要说,如果中国队想从防守上有更大改变,那他们必须经常去欧洲,跟西班牙、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这样的球队多交手,到时候他们会知道真正的欧洲方式的防守是多么可怕。”雷卡笑着
为何在欧洲篮球联赛看不到中国人的身影?
欧洲篮球联赛不是NBA那种统一性的商业联盟,而是由欧洲各国联赛组成的一个相对松散的共同体,各国联赛属于各自为战状态,水平参差不齐,类似于政治上的英联邦这个概念。欧洲篮球的商业运作和资本流动相比于NBA显然还不够完善,同时相比于火爆的欧洲足球也缺乏足够的世界影响力,薪资水平甚至不及CBA,在中国的知名度和转播率也很低,所以对中国球员的吸引力略显不足。
欧洲在篮球文化这方面其实并不逊于美国,欧洲球队更讲究先进的战术打法和默契的团队配合,这对于球员的战术素养和篮球智商的要求都非常之高,从东契奇和约基奇这两位欧洲篮球新生力量在NBA“四两拨千斤”的惊艳表现就可以得到验证。在2011年NBA停摆时期,全明星后卫德隆-威廉姆斯曾征战过一段时间土耳其联赛,但却迟迟无法适应球队战术,而中国球员在这方面肯定就相差得更远了。
欧洲篮球的选材体系与足球类似,都是依靠着那套完善的俱乐部青训体系,所以除非是涌现出个人能力特别出色的球星,否则欧洲绝不会把眼光投向传统意义上水平不如他们的中国甚至是亚洲。
欧洲篮球联赛除了欧洲本土球员以外,其他国家球员来欧洲联赛和CBA一样也是要占外援名额的,而个人能力强悍的美国外援特别是有NBA征战经历的球员必然就成为了欧洲球队挑选外援的首选。对欧洲篮球联赛有所关注的球迷应该可以感受到,他们在比赛中的对抗强度与NBA相比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就连在CBA称得上是历史级别得分手的弗雷戴特,在欧洲打比赛时也经常被防的一场比赛下来只有个位数的得分入账。
虽然中国球员的背后拥有巨大的商业市场,但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国内球员的整体水平与欧洲球员相比显然是有明显的差距,即使有幸征战欧洲联赛,结局大概率也不会太好。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引介,姚主席在NBA还是积累了一定的声望的,他也充分利用了他的声望为中国篮球做出了不小贡献:火箭或者其他NBA球队经常会在夏天来到北上广深等一些大城市打热身赛,或者与中国男篮交手打慈善赛,有时还会介绍优秀的中国球员前往NBA夏季联赛进行训练和比赛。
同样,如果中国球员有意登陆欧洲联赛肯定也需要一个有一定话语权的媒介,然而现实是甚至连一个能把中国球员介绍到欧洲俱乐部的经纪人都没有,要说真的可以与欧洲篮球扯上关系的中国人可能只有曾经在希腊球队帕纳辛奈科斯当过“饮水机管理员”的尚平了。
虽然中国球员目前的整体水平放在世界上并不算高,优秀的球员更是屈指可数,但是金子到哪儿都会发光,欧美篮球固然有他们的可取之处,不过我们自己的联赛CBA也一直在如火如荼地发展。我们也不必过多地纠结于中国球员的留洋人数,相信CBA在经过不断的改革升级之后也会成为世界各国高水平球员争相前往的篮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