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乒乓球世锦赛-1987世乒赛决赛
国外选手玄静和赢何智丽陈静,她到底有多强大?
盘点中外乒坛八位世锦赛金满贯得主(另七位是中国的林慧卿,曹艳华、刘国梁、王楠、王励勤、郭跃和刘诗雯),韩国选手玄静和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因为她的出现,让国乒在女团,女单、女双和混双项目上分别梦断14,16、13和12连贯。她能够在人才济济的国乒手里拿走奥运会女双金牌,又能在邓亚萍辉煌年代里,战胜汉城奥运会女单冠军陈静拿到世锦赛女单冠军,还曾在17岁的年龄赢下世锦赛冠军何智丽,获得1986年亚运会女团冠军,不得不说玄静和真的是韩国女子乒乓球运动的优秀人物的代表。
她到底有多强大呢,小编欣溪6带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这位曾经的韩国乒坛****。
1,17岁就能担当重任的小姑娘,汉城亚运会小荷才露尖尖角。
1986年的汉城亚运会,中国教练组以为梁英子会打一号主力。但他们没想到那时候梁英子肝病初愈,体力已大不如前,没法连续出战,韩国教练组大胆改变用人战术,他们将新秀玄静和放在了第一主力的位置上。而玄静和表现出色,她不负众望,一人独得两分,开始了她传奇经历。
那次女团决赛, 戴丽丽先下一城后,随后出场的何智丽却不敌梁英子 。双方打成1-1平,第三盘比赛是双打,很可惜,戴丽丽/耿丽娟负于梁英子/玄静和。中国队1-2落后,第四盘再次上阵的何智丽重压之下又输给了玄静和,中国队因此1比3告负,丢掉冠军。由于韩国队获胜,这次亚运会也让人们记住了这个打球颇具灵气和天赋的小姑娘玄静和。
2 ,技术日益成熟,她和搭档梁英子一起飞,勇夺1987年世锦赛和1988年奥运会女双冠军,留下一段佳话。
由于韩城亚运会的出色表现,玄静和被重点培养。在双打项目上,她与当时韩国一号主力选手梁英子开始搭档,出现在国际赛场上。梁英子比玄静和大五岁,是八十年代中国女乒的头号劲敌。她在1983年第37届世乒赛和1987年第38届世乒赛女子单打比赛中都打进决赛,分别输给曹艳华和何智丽。但之前都是表现很突出,1983年她在单打中战胜了耿丽娟、童玲和黄俊群进入决赛,负于曹燕华获得亚军。1987年世乒赛女单半决赛她战胜的是戴丽丽,决赛才负于何智丽。梁英子和玄静和两个人个人能力都非常好,1987年第39届世乒赛,玄静和与梁英子搭档在决赛中力克戴丽丽/李惠芬夺得冠军。
不但如此 第二年的1988年汉城奥运会,她们再次合作先在半决赛中战胜了日本组合内山京子/吉川晋级决赛,又在决赛中击败中国选手焦志敏/陈静,获得了乒乓球历史上第一枚奥运会女双金牌,这也是迄今为止所有的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双打金牌中,没有被中国选手获得的唯一的一枚。
3,20岁获得世乒赛混双冠军,22岁获得世乒赛女团冠军,24岁获得世乒赛女单冠军,玄静和成为唯一的获得世乒赛参赛项目上的金满贯国外选手。
1988年汉城奥运会后,玄静和延续了不错的好状态和成绩 。1989年40届世乒赛,玄静和和汉城奥运会单打金牌获得者刘南奎合作获得混双冠军。双打方面,尽管梁英子因为身体原因退役了,但她和新搭档洪次玉配合得也非常默契。1990年亚运会和第一届双打世界杯,玄静和/洪次玉两次问鼎,成为当时公认的配合最好的女双组合。
更让人刮目相看的是1991年41届世乒赛,玄静和率领朝韩联队在决赛中战胜了中国队获得女团冠军。她们打破了中国女队16年来对考比伦杯的垄断。
昔日的乒坛世界冠军陈龙灿,如今过着怎样的生活?
昔日乒坛悍将——陈龙灿,中国乒乓球史上首个奥运冠军获得者!他的故事,小编为您带来分享:陈龙灿,国乒历史上一位重量级人物。1965年出生于四川成都,8岁开始学打乒乓球,13岁进入省队,16岁入选国家集训队,1991年26岁的他选择退役。
打法风格:陈龙灿属于传统直板正胶左推右攻打法,将直板的快、准、狠、稳等特点体现淋漓尽致,同时他打法又极具个人特色:站位近台,步伐灵活,落点刁钻,出手积极果断,台内球的快搓、快点和快挑技术炉火纯青,前三板控制缜密,反手推挡基本功扎实,线路灵活多变,常常变被动为主动。值得一提的是,陈龙灿的正手小弧圈技术威力很大,突击性很强,常常出乎对方意料,成为他得分的主要手段之一。
获得成绩和荣誉:陈龙灿老师是上世纪80年代的乒坛翘楚,当时风光无限 ,取得的成绩非常突出!获得1984年第7届亚锦赛男单亚军、男双亚军获得1985年38届世乒赛男团冠军、男单亚军获得1986年第7届世界杯男单冠军获得1987年39届世乒赛男团冠军、男双冠军(与韦晴光)获得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男双冠军(与韦晴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1985年第38届世乒赛上,陈龙灿作为二单,战胜实力强劲的瓦尔德内尔为中国队夺冠拿下关键一分,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在男单决赛中,他不敌队友江嘉良屈居亚军,但在第二年的世界杯男单比赛中,他在决赛中战胜江嘉良摘冠。在1987年39届世乒赛男双决赛中,他搭档韦晴光战胜卢普莱斯库/普里莫拉茨组合勇摘男双冠军,成为当时男乒第一组合。在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他跟韦晴光再次联手战胜老对手卢普莱斯库/普里莫拉茨组合获男双金牌,成为中国乒乓球队的第一个奥运会冠军。
退役后的生活丰富多彩:1991年,陈龙灿急流勇退选择退役。之后去日本打球谋生,后转乒乓球教练,曾经在本世纪初他还手把手的教过日本名将福原爱打球。2001年后陈龙灿选择回家乡成都发展,边上学充电边当职业经理人,后来担任四川队主教练,2010年,陈龙灿受邀请被西华大学聘为副教授,主教乒乓球专业,并兼任西华大学乒乓球队总教练,负责相关训练和比赛工作。
作为四川乒乓球史上的一位标志性人物,陈龙灿为家乡的体育事业做出过突出贡献,如今依然痴情于乒乓球事业,经常到基层俱乐部手把手的教学员打球,为国乒培养人才奉献自己的余热,这份国球传承精神非常让人感动!
最后请记住:国乒史上有位直板悍将,他是世界冠军,更是奥运冠军,他的名字叫陈龙灿!向您致敬!
国乒:不经历低谷,何来的“浴火重生”
在各大媒体“正面”的报道下,国人对于国乒的强大似乎已经麻木,提到国乒想到的就是“ 统治、垄断、包揽 ......”。就算国乒偶尔一场比赛输了,对此国人也想到的仅仅是“ 爆冷 ”,却不愿意承认对手的强大。#国乒#
然而事实上,国乒并不是一直强大的,他们也是从零开始一步步发展过来的。在这过程中有过挫折、有过低谷、有过困惑,甚至在90年代差点出现“覆灭”的情况,然而他们最终还是挺了过来。“ 浴火重生 ”之后的国乒一路向前,这才成就了乒坛的“一哥”地位。
1981年春,国乒出席第36届世乒赛,男乒团体阵容除 郭跃华 外, 谢赛克、蔡振华、施之皓 和 王会元 均是二十岁上下的小将。不出所料,中国男乒与上届冠军匈牙利在决赛中相逢,经过七盘鏖战后以5:2击败匈牙利队。同时中国女乒不出意料地蝉联团体冠军。
在随后的男女单打比赛上,国乒乘胜追击,成功创造了包揽所有项目冠亚军的奇迹,而这也是世乒赛自创办以来首次出现一支代表队囊括七金的一幕。
自这场世乒赛后,国乒便开启了一个短暂的巅峰时期。在 1983年至1987年期间举行的三届世乒赛,国乒成为了赛场上的绝对王者 ,每届都能夺得六枚金牌,完全将其他国家压在身后。
巅峰过后便是低谷,这句话是一点错都没有。
在六年的巅峰期里,国乒暴露出了两个致命的问题,直接导致他们在接下来的7年里成绩一落千丈。
1.技术陈旧,缺乏创新
当时国乒一直坚持使用传统直板正胶快攻打法,却没有看到 快攻结合弧圈打法的优势 ,或者说看清了但不敢尝试。与此同时,以瑞典队为代表的欧洲两面弧圈球打法则上升了集全面和快速于一身的新高度。
2.海内外待遇差距大,人才流失
曾经36届、37届世乒赛的冠军郭跃华,被邀请去德国俱乐部打球, 年薪十几万马克; 而38届、39届在位的世界冠军江嘉良, 工资只有100块人民币。 按照当时八九十年代的外汇计算,郭跃华的收入,是江嘉良的几百倍。待遇上的巨大落差,使得当时的运动员难免觉得灰心失望。
再加上乒乓球在国内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每年的参赛名额竞争力都非常大,只有寥寥数人能够站到国际舞台上。于是部分国乒运动员便选择了出国留洋,代替其他国家参加比赛,而这些留洋球员后来也在赛场上给国乒队员带来了很多麻烦。
然而1987年国乒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两个问题的严重性,直到 1988年汉城奥运会 上, 乒乓球首次作为正式比赛项目进入奥运会,结果象征着世界最高水平的男子单打, 中国男单选手竟无一人进入前三。
1989年世乒赛上国乒的成绩同样惨遭滑铁卢,不仅男队所有项目未夺一金,就连混双金牌也没能沾上边,甚至男团在决赛中还被瑞典以5:0的大比分横扫 。还好当年 女队实现了八连冠伟业 ,稍稍为国乒挽回了一丝颜面。
面对国乒男队如此之差的成绩,国民舆论汹汹,说打成这样别坐飞机回来了,蠕动回来吧!听的当时国乒主教练愁得皮带都松了好几扣,就差没一夜白头。
可没想到1991年国乒的成绩更显颓势,男子项目不仅没有拿到一块金牌,还让男团的排名下降到了第7名。而女团也出人意料地丢掉团体冠军,结束了八连冠的辉煌史。
国乒跌到了 历史 最低谷!!!
一时之间,不光国民对国乒未来的发展感到忧心,就连国乒自己都有些摸索不到方向。而这时候 蔡振华 回国了,他的到来不仅止住了国乒继续输球的颓势,甚至还在1995年世乒赛上带领国乒重新走向了巅峰。
蔡振华有多牛呢?
先看看他的成绩:1979年世乒赛男团冠军,1981年第36届世乒赛男双冠军、男单亚军,1983年第37届世乒赛男单亚军,1985年第38届世乒赛混双冠军。
相比起个人成绩,更出名的是他的执教成绩。1985年,作为公派教练,蔡振华前往意大利执教。 仅用三年半时间,就把名不见经传的意大利带至世乒赛团体第七 ,将意大利的乒乓球水平提升了很大一个档次,被意大利乒乓球界称为 乒乓教父 。
刚回国,蔡振华就提出了以男双作为突破口的战略思想。同时加快了培养新人和技术创新步伐,技术上提出了直拍横打的思想,并进一步提倡“百花齐放”的传统方针。在改善球员待遇方面,则采用成立俱乐部等多种方式,来保障收入和利益。
不过这些思想和方针真正起到效果还是在95年世乒赛上,而91年到95年期间,是由两位老将 马 和 王涛 撑起了国乒男队的重任,女队则是由 邓亚萍 和 乔红 。(不过女队成绩较好,她们更多的是起到稳定成绩的作用)
在那段国乒男队最黑暗的时间里,王涛和马始终奋战在一线,为中国队刷出存在的最重要的存在。虽然那时候的他们经常会面对输球的局面,以及国人的质疑。但他们还是坚持了下来,在“四面楚歌”中孤军奋战,在绝望中寻找着希望,为中国男乒保留了一口元气。
经过数年创新和磨练,中国男乒发展了直拍技术,提高了中国式横拍打法的威力,卧薪尝胆了数年后,王涛、马、丁松等日趋成就,孔令辉、刘国梁等一批新人悄然崛起,中国男乒重新具备与欧洲群雄掰手腕的实力。
1995年第43届世乒赛在天津展开,家门口的一战,加上连续7年输球的憋屈,让国乒男队在出战前就 立下了 “同仇敌忾、打败瑞典、誓夺斯韦思林杯” 的誓言。
5月8日,男队 马、王涛、丁松 三将,迎战瑞典的 瓦尔德内尔、佩尔森和卡尔松 。在经历过一番艰难的战斗后,虽然处于鼎峰期的老瓦一人独得2分,但中国男乒三将各得一分,最终以3:2艰难扳倒瑞典队,捧得阔别六年的斯韦思林杯。
男单方面也毫不逊色,孔令辉先是以3-2的比分淘汰了上届世乒赛的单打冠军盖亭,随后又在半决赛击败了瑞典名将卡尔松,顺利挺进男单决赛。
而刘国梁也是以3-2的比分淘汰了当时世界乒坛唯一的大满贯得主瓦尔德内尔,随后又淘汰了当时还被称为小萨的萨姆索诺夫,与孔令辉在决赛会师。
决赛中 孔令辉3:2战胜刘国梁,成为中国乒乓球男队第一个持横拍的世锦赛冠军 ,而刘国梁则获得亚军,中国男乒的 “双子星”时代 也就此打开。
同时, 王涛吕林组合蝉联男双金牌,王涛/刘伟获得混双金牌。
而国乒女队也毫不逊色, 邓亚萍、乔红、刘伟和乔云萍在 团体战击败韩国成功卫冕;邓亚萍/乔红获得女双冠军;邓亚萍获得女单冠军。
天津世乒赛后的国乒队伍也真正开启了称霸之路,1997年至2018年期间举行的11届世乒赛,国乒先后4次囊括七座冠军奖杯,不断书写乒坛新传奇。11届世乒赛产生的77枚金牌,国乒收获70.5枚,优势之大令人咋舌。
而从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到东京奥运会为止,七届奥运会上总共29枚金牌,国乒就拿到了27枚。其中有五届奥运会包揽全部四枚金牌,而女单、男双以及男女团体项目更是一枚金牌也没丢过。
国乒的这份经历也就是传说中的“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经历了“浴火重生”的国乒也终究在乒坛享受到了“独领风骚”的乐趣。
第39届世乒赛女单前三名是谁
第39届世乒赛于1987年在印度新德里举行。
本次世乒赛女子单打的前三名是:
冠军何智丽(中国);
亚军:梁英子(韩国);
季军:戴丽丽(中国)、管建华(中国)。